你可能吃到的劇毒物 比砒霜毒N倍,要小心!
2016-04-26 16:50 中華康網原創
有一種致癌物叫黃曲黴素,它是黴菌代謝的致癌毒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人體肝臟破壞性極強,而我們生活中食用的某些食物中就藏著黃曲黴素!這麼可怕的劇毒物我們應該怎樣預防?
1毫克黃曲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英文簡寫AF)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黴菌在霉變的穀物中產生,如花生、玉米、大米、豆類等。特麴黴也能產生較少量的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屬於劇毒物質,其毒性超過眼鏡蛇和金環蛇的毒汁等,比氰化鉀毒性高100倍以上,比砒霜大68倍。它也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其中黃麴黴毒素B1的致癌作用最強。
小心!這些食物里都藏著黃曲黴素
1.發霉的花生玉米
黃曲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里,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下,一旦霉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建議:
(1)每次少買點,不要「存」,以免霉變。
(2)因為黃麴黴菌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容易牽連霉變,而且黃曲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如果您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裡有食物殘渣的邊邊角角也要清洗乾淨。
2.變質的米飯
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
我身邊就有常年吃剩飯菜的長輩40多歲就患癌症的事例,為了不浪費,他經常吃已經有些異味的米飯,要知道,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這個習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至少這個習慣並不健康,會危害我們的身體。
建議:做飯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當天吃完,不留剩飯菜。
3.發苦的堅果
瓜子中最大的安全風險來自黴菌,比如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建議:吃到霉變的、發苦的堅果千萬別犯懶,一定要馬上吐出來。
4.沒洗乾淨的筷子
很多家庭也都有這個習慣,筷子用到細縫發黑都不捨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沒有形狀了,還在努力服役。
而年輕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們使用的筷子有關。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筷子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霉變了,黃曲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而產生黃曲黴素。
建議:
(1)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很難出裂痕,也就不會有食物殘渣。
(2)平時洗筷子的時候要記得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劣質芝麻醬
你愛吃的芝麻醬、花生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霉花生難識別多了。
6.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霉,榨得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毒素。
去殼的花生直接堆在店裡,裸露在空氣中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內部已出現黃曲黴素,而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鍊,即使自己選料,也可能會出現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問題。
7.久泡的木耳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條一度很火的新聞,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費者因為食用泡發了三天的黑木耳,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接診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後續嚴重後果。但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何種細菌或毒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判斷。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黃麴黴毒素、青黴毒素等。
一般人應該也不至於泡那麼久,小編單拎出來這條也是為了提醒大家,就算不是谷豆、沒看到霉斑,也不能放鬆警惕認為是安全的呀。
怎麼讓黃曲黴素遠離我們
1.油熱後加點鹽
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黃麴黴毒素,因此,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調油。炒菜時將油加熱到鍋邊冒出微煙,加入適量食鹽燒至沸騰,鹽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黃麴黴毒素的部分毒性。
2.多吃青菜對抗黃曲黴素
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青菜中的葉綠素等物質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的毒性,並減少人體對黃麴黴毒素的吸收。研究人員指出,菠菜、西蘭花、捲心菜等青菜中富含葉綠素和葉綠酸。
3.高壓鍋煮飯更安全
購買堅果、花生、糧食等儘量選擇小包裝,不要儲存太久。使用前,打開包裝認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變味情況立刻扔掉。明顯生霉、破損的糧食、花生籽粒,應撿去不要食用。 黃麴黴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家庭食用加工前,要充分搓揉,淘洗乾淨,搓洗可去除糧食表面的大量毒素。用高壓鍋煮飯適用於家庭中大米去毒。
4.淘米時搓洗三四遍
防止食物霉變:平時存放糧油和其他食品時必須保持低溫、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裝食品,儘可能不囤積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
水洗法:用水洗一下花生米,黃麴黴毒素的去毒率可達80%,用油炒或干炒可以將黃麴黴毒素部分破壞掉,加食鹽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大米中黃麴黴毒素主要分布於米粒表層,淘米時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黃麴黴毒素。
想看很多其他資訊可看: 知識小報告 或 https://www.facebook.com/mapledry/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