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醋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用穀物釀醋的國家。食醋不光是調味料,還有意想不到的藥用價值。醋的酸味可激起食慾。用它當調料,還可減少鹽分攝入,預防高血壓、心臟病。
食醋,可清爽開胃,預防高血壓
中醫認為,食醋酸苦,性溫,入胃、脾、大腸,走肝經,能夠止血、殺毒、散瘀。
現代醫學認為,食醋可以幫助消化、增強肝臟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說到醋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其實並非醋本身的功效。
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而用醋來增加菜肴風味,則可減少用鹽量,達到控制鹽攝入的目的,有助於防治高血壓。
但有些醋中加入了較多的味精和含鈉物質,這類醋如攝入較多,反而不利於高血壓的控制,值得注意。
有人認為,水果醋里含有礦物質鉀和維生素C,有利於預防高血壓。但因為含量和攝入量太少,還不如直接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另外,關於血糖生成指數的實驗研究發現,食物中加入醋(或檸檬汁等)提高酸度,可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即延緩血糖升高速度。
買食醋,看總酸
總酸含量是食醋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食品標籤上都會註明,含量越高說明食醋酸味越濃,質量越好。一般來說食醋的總酸含量要≧3.5克/100毫升,低於這個標準的說明食醋質量不好,有可能是勾兌而成。還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商標,謹防買到過期食醋和山寨食醋。
好的釀造食醋清澈無沉澱和懸浮物,具有琥珀色或者紅棕色,有光澤的質量會更好。應該有醋香味,酸味應是柔和、回味綿長的,沒有澀味,沒有異味。
有些人不宜食醋
服用某些中西藥的患者不宜吃醋,以免影響藥效。
胃酸過多和胃潰瘍患者不宜吃醋,以防加重病情。
對醋過敏和低血壓患者也應忌用,以防出現過敏症狀和血壓降低的相關症狀。
食醋養生菜譜
食醋可製作藥膳進行食療,也可在家常菜中起調味開胃作用,在涼拌菜中放入適當食醋最好不過。
食材:鴨梨、醋
做法:
將鴨梨去皮切成片,每片鴨梨滴上一滴醋後直接食用,每天吃10片。
營養點評:
這個偏方主要是基於「酸入肝」和「肝開目」兩個中醫理論。酸味入肝養肝,而養肝可以明目。而酸性入肝經,酸對於肝有養護的作用。還可以改善眼睛酸澀乾燥,達到明目效果。
食材:玉米500克,陳醋1000毫升。
做法:
1.將玉米洗凈煮熟,濾干待用;準備一個乾淨的密封罐子,陶瓷和玻璃的最佳;
2.把玉米放進器皿內,倒入食醋,浸泡24小時;
3.把浸泡後的玉米取出,在陰處晾乾;
4.每日早晚各嚼服20~30粒。
營養點評: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平肝利膽、調中開胃,而食醋也有開胃降壓效果,此方有助於降血壓,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食材:優質陳醋500毫升、老生薑100克。
做法:
1.生薑切成薄片,最好使用有藥用價值的鮮姜,薑片不用切得太厚,但要切得均勻。
2.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裡,隨後把陳醋倒入瓶中,瓶子一定要洗乾淨,以免生薑變質。陳醋應當沒過薑片,不可讓薑片露出來。浸泡兩天後即可食用。
營養點評:生薑泡醋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抵抗力,治療感冒,還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