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上都會有黑痣生長,生長的部位各不一樣,若身上的黑痣近期出現增大或形態改變則需引起注意,因為黑痣有可能惡變為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
目前黑色素瘤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在男性惡性疾病中增長最快,在女性惡性疾病中增長率僅次於肺癌。黑色素瘤的發生可能與家族史、黑色素瘤病史、多發非典型痣或發育不良痣以及先天基因突變有關。陽光暴曬也可能對黑色素瘤的發生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皮膚容易被曬傷且皮膚白皙的人,患病風險更高。身上有許多普通痣及發育異常痣的,為患病高危人群。即便如此,黑色素瘤也可發生於任何人種和未接受過大量陽光照射的人群。
黑色素瘤常見於皮膚,尤其肢端多見,足底多見,足趾、手指及甲下均可生長。也可見於黏膜、眼脈絡膜等部位。臨床上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足底,同足底的皮膚容易摩擦受損有關。如果足底生長有黑痣,長期磨擦下有可能誘發惡變,足底的黑痣可不一定是「福痣」哦!
多數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是由於黑色素痣受到反覆摩擦、損傷而引起惡變。
所以,位於經常受摩擦部位(比如手掌、腳趾、腳跟部、外陰部)的痣、男子口唇周圍的痣(女性沒有剃鬚的刺激)等,發生惡變的可能性較大,通常建議無論是否已確定其性質,均應早期預防性切除,並送病理檢查。
因頸部、胸部、腰部的痣易受衣領、胸罩、褲帶摩擦,須密切注意其變化,一旦有異常變化,立即去醫院處理。
不要手欠,不要沒事總去抓撓長痣的部位,這無疑是在刺激其惡變。
除此之外,紫外線在黑色素瘤的發生過程中可能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應適當注意防曬。
怎樣觀察身體的黑痣是不是有惡變的可能?
根據ABCDE F早期診斷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來區別和黑痣的不同:
不對稱性A (asymmetry):一分為二,兩邊不對稱。
邊緣B(border):不整齊,鋸齒狀改變。
顏色C (colour):雜色、黑色、粉紅、藍灰、棕褐色。
直徑D(diameter):>5毫米。
隆起E(elevation):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隆起。
危險因素F(Risk Factor):外傷、摩擦、暴曬、生長速度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807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