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都有一個擔心:我會不會發展成尿毒症?
為什麼有人半年就折騰成了尿毒症,而有人帶病活了50多年也才到腎衰竭……
也許你對自己的病沒走心。
先看看治療中你是不是也存在下面的誤區?
治療誤區:誤診誤治
不要以為乏力、面色蒼白就是僅僅是貧血;不要以為噁心、嘔吐就是消化道疾病。
尿毒症的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建議大家做一次腎功能和尿液檢查,不能因此延誤尿毒症治療的最佳時機。
檢測誤區:緊盯尿蛋白的+號
發現腎病若在早期,+號越多一般代表漏蛋白越嚴重,需要及時控制;但+號少卻不一定說明病情不嚴重,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基底膜堵塞導致蛋白漏不出來,這時的病情看似不重,實則兇險。
判別腎病的嚴重程度需要結合多項檢查,才能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準確結果。
認知誤區:血壓、血糖高沒啥事
有的時候覺得,用師生關係形容醫患關係還是有點意思,也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有些患者在醫院的時候,有醫護人員每天叮囑著,都能按時量血壓、血糖,監測各項指標的變化。但是一出院回家,就完全變了樣。
不按時吃藥甚至是不吃藥,其實如果血壓長期控制不好,對腎臟的損傷更大!尤其是糖尿病腎病,如果不控制好血糖,很容易發展到尿毒症階段,進行透析。
護理誤區:偏聽偏信偏方神藥
糾正一點:偏方不等於正規的中醫中藥方子!
也許對不同的尿毒症患者而言,有人會誤打誤撞的減輕症狀,但是最終的治療效果才是唯一衡量的標準。
事實上,不少中藥成分都有腎毒性,盲目相信不經驗證的偏方,不但最終治不了病,還會引起腎臟不可逆的損害,耽誤了正規治療,得不償失!勸誡腎友們不要以身試藥。
可是,什麼原因導致腎病患者恢復程度的不同?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早發現、早治療
心態樂觀、自信
懂得自我護理、密切配合治療
最重要的一點,按時複查
身體是自己的,如果自己再不上點心,還怎麼打敗「敵人」呢?
腎博士,專注打造腎病健康領域第一名,精彩內容,點擊下面「了解更多」!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