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見泡茶選水是很有講究的,水質越純凈越能使得茶的色香味得到發揮。同理,喝茶也有講究。
喝茶對我們人體有很好的功效,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茶葉當中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對身體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但是喝茶也有很多禁忌,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要養成健康養生的飲茶習慣,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1、飯前不飲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飲食無味,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
2、不飲燙茶。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如果長期飲用太燙的茶水,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病變。另據國外研究顯示,經常飲溫度超過62℃茶者,胃壁較容易受損,易出現胃病的病症。飲茶的溫度宜在56℃以下。
3、不能沖泡時間太久。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可以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嘗價值;而且由於茶葉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胺基酸等因氧化而減少,使茶湯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同時由於茶湯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茶湯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直菌)數量較多,很不衛生。
4、不飲冷茶。溫茶,熱茶能使人神思爽暢,耳聰目明;冷茶對身體則有滯寒,聚痰的副作用。
5、不飲濃茶。濃茶含咖啡因,茶鹼多,刺激強,易引起頭痛,失眠。
6、不能空腹飲茶。空腹飲茶,茶性入肺腑,會冷脾胃,等於「引狼入室」,我國自古就有「不飲空心茶」之說。
7、不宜沖泡多次。茶葉沖泡一般有4至5次就行了,可以將茶葉里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都完全的浸泡出來。但是如果再浸泡的太久或者多次,很容易將茶葉里有害成分也浸泡出來,對人體反而有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