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幾點吃最好?這8個時間點你應該了解

Powder| 2017-07-20| 檢舉

前幾周,微醫君發了一篇名為《每天睡幾小時最好?指南告訴你》的文章,這篇內容又燃起了很多人心中那渴望健康生活的決心。比如說一下這位:

看完這條留言,微醫君深感欣慰。直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後續留言......

不熬夜很難嗎?其實不難。想要健康生活很難嗎?其實也不難,關鍵就看你怎麼行動!鑒於大家都比較關心這類問題,今天微醫君也為大家準備了8個生活中常見的關於時間點的疑問,想要健康生活的你必備哦~

1、早飯幾點吃比較好?

醒來之後的2小時之內、一般不晚於上午10:00。

關於早餐的定義,有一種說法得到了學術界的一致認可,即「一天中的第一餐應在醒來之後的2小時之內,一般不晚於上午10:00,所含能量占每日總能量需求的20%~35%」。早餐應該包括全穀類食物(而不是精細食物)、水果或果汁、脫脂乳製品或半脫脂乳製品。

2、晚飯幾點吃比較好?

距離睡覺前3個小時,最好在18:00-19:00之間。

現如今,很多人吃晚飯普遍吃得比較晚,這個也不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如果吃得太晚,過不了一會兒就該睡覺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僅睡眠質量不佳,還會增加胃腸負擔,也容易誘發肥胖,導致多種慢性病的發生。晚飯要吃得清淡,可以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瘦肉、蛋類,少吃肥肉。另外,晚飯還要保證食物多樣性,多吃蔬菜和粗糧,有助於攝入更多膳食纖維,增加胃腸動力。

3、午睡多長時間比較好?

10~30分鐘左右最佳。

適當的午睡可以消除疲勞,提高敏銳度和記憶力,但是午睡時間不宜太長,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人的睡眠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入睡30分鐘以後將逐漸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時大腦各中樞神經的抑制過程加深,體內代謝過程逐漸減慢,若在此時醒來,會感到渾身不適且更加睏倦,反而影響工作效率。所以有些人午睡時間很長,醒來卻感覺更困的原因就在這裡啦。

4、晚上幾點睡覺比較好?

正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在7~9小時左右,入睡的最佳時間是22~23點左右。

關於熬夜的問題,微醫君也已經說了不止一次啦。當然,也有很多人因為工作等問題,不得不熬夜加班,微醫君也提醒大家,在保證睡眠時間正常的前提下,如果入睡時間延後的話,也儘量不超過凌晨1點哦。長期持續的熬夜會帶來很多危害,容易導致視力下降、疲勞、精神不振、食慾下降、皮膚出現暗瘡、粉刺、乾燥、缺乏光澤等問題;很多人習慣熬夜的時候吃夜宵,也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

每個年齡層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如下:

一般來說,嬰幼兒的睡眠時間較長,普遍在10小時以上;

6至13歲學齡兒童,最佳睡眠時間9至11小時;

14至17歲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8至10小時;

18到64歲成年人,最佳睡眠時間7至9小時;

65歲以上老年人,最佳睡眠時間7至8小時。

5、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

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時間才是最好。

關於運動的說法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習慣晨跑的人認為夜跑效果不好,喜歡夜跑的人又認為晨跑危害健康,其實微醫君想說的是,雖然早上、傍晚和晚上的空氣品質會有差異,但運動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找到自己最舒適的時間點運動才是真!

大多數人喜歡早上空腹運動,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要先做熱身,特別是氣溫較低的時候。此外,空腹運動難免會擔心低血糖的問題,可以在運動前先喝點牛奶,吃點麵包。喜歡晚上運動的人也要注意不要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否則容易讓人太過興奮而失眠。最後,微醫君想提醒各位喜歡夜跑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哦,不要選偏僻的路段去跑步!

6、早上洗頭好還是晚上洗頭好?

早洗晚洗其實都可以。

認為早上洗頭不好主要是說早上人剛起床,血液循環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洗頭的水流刺激會突然加速血液循環,造成頭部不適。但這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別一起床立馬去洗頭,並且水溫不要過冷過熱就可以了,一般40度左右比較適宜。

晚上洗頭只要你能保證吹乾了再睡覺,那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濕著頭髮睡覺,不僅損傷發質,也容易導致受涼、頭痛等。

7、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具體要看個人身體情況和水果類型。

空腹情況下,不適合直接吃柿子等鞣酸較高的水果,長期食用的話,容易患上胃石症;如果本身你已經吃得很飽,就不適合再在飯後馬上吃水果了;消化能力差的人也不適合飯後立即吃水果,容易導致食物滯留在胃內,不宜消化;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或者肥胖患者來說,建議在飯前吃水果,這樣水果可以替代一小部分主食,減少正餐的進食量,可以大大增加鉀元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有利於控制血壓和血脂。

8、藥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不同的藥物依據不同的特點,需要在不同階段服用,按照說明書的指導服用最重要!

飯前吃的藥

飯前應該吃對腸胃刺激比較小、容易被食物減少吸收的藥。

1)保護胃黏膜的藥。硫糖鋁、枸櫞酸鉍鉀等保護胃黏膜的藥需要直接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發揮屏障作用,因此通常需要在飯前半小時到1小時服用。

2)胃動力藥。多潘立酮(嗎丁啉)以及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胃動力藥,最好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

3)某些抑酸藥。奧美拉唑等抑酸藥在飯前15分鐘到半個小時服用,抑酸效果最好。

4)某些抗生素。頭孢氨苄、諾氟沙星等抗生素容易受食物影響,吸收速率減慢,因此應飯前服用。

5)鹽類瀉藥。硫酸鎂、硫酸鈉等鹽類瀉藥空腹服用有利於藥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飯後吃的藥

對胃腸道有不良反應、食物會促進其吸收的藥。

1)刺激性藥物

如易誘發潰瘍的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萘普生等;鐵劑補充藥:葡萄糖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化痰平喘藥:氨溴索、氯化銨、氨茶鹼等。由於進食可引起胃酸分泌過多,故中和胃酸的藥物(如蓋胃平、鋁碳酸鎂等)亦需餐後服用。

2)餐後服可使藥物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藥物

如普萘洛爾、苯妥英鈉、螺內酯、氫氯噻嗪、維生素B12等。

飯中吃的藥

在吃飯的時候同時吃藥,一般為脂溶性藥物,油類食物有助於藥物的吸收。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降糖藥物,它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延遲或減少腸道對食物中澱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來控制餐後血糖的升高幅度,常見為阿卡波糖,嚼碎後與第一口飯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後服用則療效均大打折扣。常見飯時服用的藥物有熊去氧膽酸、伊曲康唑、酮康唑、吲哚美辛等,與食物同時服用可增加生物利用度,促進吸收及有效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744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