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里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
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
以下推薦四款養生湯:
1薏米白鬍椒豬肚湯
原料:用豬肚,腐竹少許,薏米和棗干,食鹽、生薑、白鬍椒、食用油及料酒。
做法:
1、豬肚切條,薏米和紅棗先泡會。
2、鍋中放水和生薑、豬肚,再加點料酒,大火煮開撈出。
3、豬肚、紅棗、薏米及腐竹再放入鍋中,加入白鬍椒粒和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燉六十分鐘左右。
2 三花薏米瘦肉湯
原料:木棉花和雞蛋花,槐花和薏米,瘦肉和炒扁豆,陳皮或砂仁。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凈後放入煲中,加水大火煲開後用小火煲六十分鐘。
3 健脾祛濕湯
原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
1、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
2、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健康提示:
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
4 扁豆瘦肉湯
原料:扁豆100克,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食鹽、生薑適量。
做法:
1、把豬肉切塊洗凈,陳皮去瓢,生薑切片;
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進煲內,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後,改為小火煲1~1.5小時,加入適量食鹽便可。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744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