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觀鼻,鼻觀心;
屏心靜氣,謹防六賊;
全身放鬆,意守丹田;
全身都放鬆,靜坐出奇功。」
這一段話,是對氣功修煉者的基本要求,身體放鬆後靜坐往往能出現一些「奇蹟」,可能是身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亦或是智力上的,靈感上的。
靜坐,在諸多學派、運動、宗教中都存在,如儒家提倡「靜能養慧」,把靜坐當做是學習、理學的必修課;佛教將靜坐當做是入門課,也是最高境界,在靜坐中頓悟;道教亦是如此。
那麼,對於現代人而言靜坐有哪些好處呢?
好處一
舒緩壓力、獲得靈感
有醫學教授稱,靜坐時人體肌肉的緊張度下降,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得以減少,從而有改善身體酸痛的作用。
更有實驗數據顯示每天練習20分鐘的靜坐,一周後,人的專注力、對情緒控制力都會有所改進,甚至焦慮、抑鬱、易怒等不良情緒也會減少。
好處二
改善慢性疾病
實踐證明,靜坐除了可以改善腦力勞動者的頭痛、失眠、情緒問題。還對高血壓、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更有甚者提出靜坐還有有增強消化功能、提高抗寒能力和美容作用。
現代有科學家通過腦電圖證明,靜坐時人體的耗氧量下降,細胞得到更好的修養,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反而加強,促進身體各方面的功能。
好處三
抑制食慾、控制身材
暴飲暴食、三餐不定、吃飯過快、壓力大等,這些都是造成現代人過度肥胖的因素。
當身體迫切需要食物舒緩壓力時,不妨靜坐,這樣不僅舒緩了壓力,放鬆了身心。對食物的渴求也被抑制,靜坐結束再進食,你會發現食慾沒有那麼強烈了。
另外,在氣功鍛鍊中,認為靜坐還有打通經絡,促進身體氣血循環的作用,對疾病的預防也起到一定作用;在瑜伽中,靜坐被稱為瑜伽冥想,有調劑呼吸、精神狀態、提升氣質、釋放壓力等作用。
所以,靜坐是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一種方法,但是靜坐不能操之過急,更需要做好準備。
靜坐之前的三項準備
1.選好靜坐地點,最好是安靜、安全、空氣流通的地方,如臥室內、樹林中,避免他人的騷擾。
2.注意衣物寬鬆,保證血管、呼吸道、肌肉不受束縛。
3.注意保暖,雖然靜坐可以強身,但靜坐時身體產生熱量少,容易感覺到冷。所以座位上最好有軟厚適度的墊子,必要時可以把膝蓋蓋好。
我們不支持三種靜坐
1.過飢或過飽狀態下的靜坐。
2.占用睡眠時間、過度疲勞或靜坐時間過長,一般剛開始以15分鐘為宜,隨著身體適應再延長時間。
3.強行保持姿勢的靜坐,在瑜伽冥想中,可以有6種以上的姿勢的,難易程度也不同,靜坐姿勢以適合自己為最好,不能急於求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