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不宜太飽太快 4個飲食習慣易致胃病

常識分享| 2017-07-05| 檢舉

吃飯不宜太飽太快 4個飲食習慣易致胃病

如今好多人都患有胃病,其實很大可能是與飲食有關係,飲食習慣不好非常傷胃,誘發胃病,嚴重的還會誘發胃癌。

4個飲食壞習慣易致胃病

胃病是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胃病發作時多會伴有腹痛、腹瀉、反酸、噯氣等症狀出現。如今,胃病的發病率日益增加,下面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最容易誘發胃病,快看看你有嗎?

1、吃太飽

吃太飽不僅僅是增加體重那麼簡單,有時候還可能會撐出胃病。如果吃得過飽,腸胃的負擔將會加重,從而引發消化不良。另外,由於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到3天就修復一次),如果上頓未消化,下頓又急於將食物填滿胃部,就容易導致胃黏膜得不到有效修復,使胃部分泌大量胃液,從而破壞胃黏膜,產生炎症,若經常如此,就容易引起胃糜爛、胃潰瘍、甚至是胃穿孔等問題,危及生命!

2、吃太快

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吃飯都是狼吞虎咽的。其實,吃飯吃太快非常不利於腸胃健康。如果吃飯太快,食物就會咀嚼得不夠仔細,從而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慢性炎症。

3、吃太冷

到了夏天,許多人由於沒胃口吃熱食,都喜歡吃點生冷的食物,如涼拌食物、冰凍雪糕、飲料汽水等。人是恆溫動物,體內溫度維持在37℃左右,消化道中的大部分酶只有在接近人體體溫時催化性能最好,當溫度降低時,催化性能與活力就會減弱。如果吃太多過多冷的食物則會使胃腸道溫度下降,減弱消化食物能力,導致胃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

4、吃太辣

許多人都是「無辣不歡」一族,雖說適量吃點辣椒具有開胃、美容、祛濕等功效,但如果辣椒吃多了,或者吃得太辣,就容易刺激胃黏膜及潰瘍面,繼而產生胃痛,甚至是胃出血等問題。此外,辣椒中所含有的刺激成分進入腸胃後對胃腸粘膜的刺激性很大,過多的食用辣椒,可引起胃腸粘膜過度充血,胃腸蠕動加速而產生腹痛、腹瀉。

胃病食療方推薦

想要遠離胃病,不被胃癌纏上,最好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下面再為大家推薦幾個關於治療胃病的食療方。

陳皮瘦肉末粥

陳皮5g、豬瘦肉25g、粳米50g。

先將陳皮與粳米煮粥至熟,去陳皮,加入瘦肉末、再煮至熟爛。

具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之功效,適用於脘腹脹疼,噯氣嘔吐。但氣虛及陰虛燥咳者不宜食。

玫瑰花茶

玫瑰花瓣5g、茉莉花3g、雲南抗癌保健茶3g。

同放於茶缸中沸水沖泡後,代茶飲。

具有理氣解郁,疏肝健脾,散淤止痛之功效,但消化道出血時不可飲。

茯芩包子

茯芩粉5g、麵粉lOOg、豬瘦肉50g。

做成發麵包子。

具有健脾開胃,除濕化痰,養心安神之功效。

蔗姜飲

甘蔗、生薑各適量。

取甘蔗壓汁半杯,生薑汁1匙和勻燉即成。

每周2次,燉溫後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適宜胃癌初期用。

紅糖煲豆腐

豆腐100克,紅糖60克,清水1碗。

紅糖用清水沖開,加入豆腐,煮10分鐘後即成。

經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顯者可選用此食療方治療。

陳皮紅棗飲

桔子皮1塊,紅棗3枚。

紅棗去核與桔子皮共煎水即成。

每日1次,此食療方行氣健脾,降逆止嘔、適用於虛寒嘔吐。

如果你也有胃病,不妨試試上述食療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567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