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頻、夜尿多!當心,你得了這一種常見病

情感生活| 2017-07-03| 檢舉

尿急、尿頻、夜尿……當出現這種症狀時,可能很多人會不以為意,特別是中老年人,覺得這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而有的生理老化現象。如果你是這樣想,那就錯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吳芃教授提醒,這些症狀可能是患上膀胱過度活動症。而且,相比於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疾病,膀胱過度活動症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更大。

南方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吳芃教授

如何辨別?尿急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核心症狀

「因為頻繁想要上廁所,我會找藉口不再接送孫女上下學,不再跟老伴兒一起散步……我不好意思告訴家人,害怕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是來自一位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的自訴。的確,在不少人忽略膀胱過度活動症時,現實中的它卻在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降低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了沉重負擔。

吳芃教授提醒,膀胱過度活動症不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OAB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簡稱,指膀胱在控制排尿方面出現了問題,表現為四大症狀:尿急、尿頻、夜尿和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尤其是尿急,它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核心症狀。「尿急時憋不住尿,突然出現一種強烈的,不能控制的排尿慾望,很難被延遲。」而尿頻是說要經常頻繁需要往返廁所,24小時排尿次數達到8次甚至更多;夜尿則是說夜間排尿次數增多,達到2次或以上。急迫症尿失禁是說有急切的排尿願望,但因不能及時到達廁所而提前排尿(漏尿/尿褲子)。如果出現上述症狀,那麼你很有可能患有膀胱過度活動症。

40歲以上人群,每10人中就有超過1人患有OAB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人群膀胱過度活動症患病率為11.3%,也就是說,40歲以上人群中,每10人中就有超過1人患有膀胱過度活動症。在男女比例中,男性和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患病率相當,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齡化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風險因素,但膀胱過度活動症不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

可不要小看膀胱過度活動症,據吳芃教授日常門診所接觸到的案例來看,膀胱過度活動症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降低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了沉重負擔。「比如:無法長時間工作,工作效率下降;減少社交,不敢遠行;甚至造成抑鬱等新心理,喪失自信,害怕成為負擔,對事物冷漠、抗拒等等。」

就診率低,僅有15%的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尋找治療

「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到,膀胱過度活動症跟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也是一種慢性疾病,症狀會長期持續存在。而且相比於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疾病,膀胱過度活動症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更大。而且它的主要症狀—夜尿,會顯著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衰、卒中的發生風險,風險分別增加23%、26%、59%和62%。」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相當尷尬。我國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就診率低,僅有15%的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尋找治療,而其中僅有一半的患者正確診斷與治療。近50%的患者症狀出現1年以上才就診。造成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就診率低的原因,吳芃教授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大多數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認為它是老齡化進展的一部分,並且無有效的治療方案;另外,對於男性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而言,常常把病因歸咎於前列腺方面的問題。」吳芃教授提醒,膀胱過度活動症具有長期進展性,如不給予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症並不能自然治癒,甚至會出現症狀加重。當存在尿頻、尿急等症狀,應即刻進行膀胱過度活動症症狀篩查和評估,有問題早去看醫生,通過醫生的專業治療,讓膀胱過度活動症得到改善與消除。

當然,如果發現有症狀發生,通過簡單的方法進行OAB症狀自我評估,在家也能心中有數。根據膀胱過度活動症評分(OABSS)問卷表,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最近一周內最接近個人排尿狀態的得分,並在分數的數字上打圈。OABSS總評分就是這4個問題評分的總和。

膀胱過度活動症評分(OABSS)表

吳芃教授解釋,當問題3(尿急)的得分≥2分以上,且整個OABSS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診斷為膀胱過度活動症。評分3-5分為輕度OAB症狀,6-11分為中度OAB症狀,≥12分為重度OAB症狀。需要注意的是,尿急是OAB的核心症狀,無尿急這一主訴則不能確診OAB。一旦評估結果顯示為OAB症狀,應即刻醫院就診。吳芃教授提醒,OAB診斷其實很簡單,患者無需過分擔憂和焦慮。一旦明確診斷OAB,患者應儘早與醫生指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548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