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汗有這種味道當心是肝衰竭 不重視可能會要命

情感生活| 2017-07-03| 檢舉

夏季天氣炎熱,稍微一動就是一身汗,運動、情緒緊張時、吃麻辣火鍋等情況下的出汗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出汗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和調節體溫的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量、味道和顏色發生變化,就不正常了,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號,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汗液有腥味

一般的汗味並沒有特殊的味道,但如果發現汗液有魚腥味或爛蘋果和臭雞蛋的混合臭味時,應警惕有肝病,這種味道是患有嚴重肝病甚至肝功能衰竭時特有的味道。

不冷不熱卻出汗

身體處於不冷不熱的環境中,卻一直出汗,並伴有無力、氣短、心率快甚至眼球突出的症狀,一旦出現這些狀況應及時就醫,當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

睡覺出汗

入睡後就出汗,睡醒出汗就停止,這種現象被稱為盜汗,多由於陰虛,且常常伴隨心煩、失眠、口乾的症狀。可適當補充一些補虛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百合等等。

滿身大汗並且四肢發冷

如果沒有外界原因影響的情況下,突然滿身大汗,臉色蒼白,四肢卻發涼,患者這時伴有肩膀痛、胸悶,應考慮是心衰、心梗等心臟病發作。應及時服藥並撥打急救電話。

出冷汗且頭暈

夏季氣溫高,很多人常常會沒有胃口,進食減少,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主要症狀是渾身冒冷汗,特別是後頸及髮際線部位,並伴有頭暈、視力模糊、發抖等症狀。應馬上吃些糖果,或喝杯果汁,補充一些糖分,如果進食後症狀沒有改善,應及時送醫院。

部分身體出汗

通常出汗時會全身對稱出汗,但如果出現「半身汗」,即左側或右側出汗,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有可能是風濕,若是發生於老年人,則要警惕中風。

夏季容易出汗,平時多汗的人和體虛易出汗的人群可以試試按身體的三個止汗穴,有助於減少體液的過度流失。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外膝眼向下四橫指,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一橫指即是。常按能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疏風化濕,通經活絡。適合體虛多汗的人群。

按摩方法:將拇指肚按於穴位上,以能感到酸脹的力度按揉,每次按揉五分鐘,每天可按摩兩三次。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虎口,在手背大拇指與食指中間的凹陷處,按摩可緩解多汗。

按摩方法:將大拇指稍稍用力按揉另一隻手的合谷穴,力度以微微有酸脹感為佳,多汗時可按摩五分鐘。

復溜穴

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與跟腱後緣之間中點向上約三橫指處,按摩復溜穴有助於調節身體水分代謝,最好與合谷穴同按。

按摩方法:先按揉合谷穴兩分鐘,力度以有明顯酸痛感為宜,再按揉復溜穴兩分鐘。

小貼士:

夏季多汗,大家應避免長期待在高溫的場所,多喝水以補充身體大量流失的水分,可多吃些冬瓜、西瓜、綠豆、薏仁等利濕的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548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