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肚臍貼上它,逼出10年濕毒!夏天用最有效!

Powder| 2017-07-01| 檢舉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

整天昏昏沉沉,身體沉重疲乏,皮膚油,氣色不好,小腹肥胖,大便粘結……反正就是不舒爽,沒精神,但說有什麼病吧,又沒病,體檢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那為什麼會這樣?體內濕氣太重。

以上症狀又會夏天最嚴重,為什麼?這其實正好證實了是濕氣作祟。夏季本來就多雨潮濕,加上暑熱,濕氣與熱邪一勾搭,就變成了濕熱。到了冬天呢,一遇到寒邪,又變成了寒濕。

總之,濕氣是個磨人的小妖精,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它不致命,但會讓你每天都不舒服。

而夏天,正是感染寒濕最嚴重的時候。夏天我們冷飲喝得多,而是因為天氣熱,我們身體的毛孔的打開的,當你從外面進入有空調的房間,或是吹風扇,寒濕很容易直接透過毛孔侵入身體。

中醫將齒痕舌或者舌苔黃膩,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濕氣重。

濕氣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症狀呢?

這是因為,濕氣入侵人體,在內傷害五臟六腑,引起脾虛,肺弱,腎虛,胃弱;在外部則表現為口乾,口苦,嗓子發炎,頭暈頭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全身肌肉關節痛,皮膚濕疹泛濫等等。

睡前貼一物,排出10年濕毒

那麼,如何除濕氣呢?相信大家都熟悉一個食療方,叫赤小豆薏仁湯,但很多人用了沒用,為什麼?其實很簡單,祛濕還得健脾,除了赤小豆、薏仁,最好再加入茯苓、山藥、芡實等健脾食物,但煮湯時不要加大米熬成粥,大米長在水田裡,本身濕氣重。

其實關於除濕,還有個更好的方子,但不是吃的,而是貼肚臍。方子如下:

六七顆花椒,一顆干桂圓肉,適量一點點的艾絨,和在一起打碎,睡覺前放在肚臍里,用膠布貼上,起床時的揭掉即可,不然容易上火。(這是一次的量,但一般要多貼幾天,才會慢慢有效果,所以大家一次可以多做些。)

這是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講學時推薦的一個道家秘方,收錄在他的著作《我說參同契》第54講里,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

花椒、桂圓、艾絨,都是熱性食材,且都是天然的材料,放在肚臍,身體就能吸收它們的熱性,就像太陽可以蒸發潮氣一樣,隨著熱性進入身體,提昇陽氣,寒濕自然會被逼出體外。

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夏季陽氣最旺盛,是補陽虛、祛濕邪的最佳時期。夏天貼三伏貼,也是這個道理。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貼肚臍?在中醫上,肚臍是第一養生大穴:神闕穴,連接著身體的諸經百脈。嬰兒在母親子宮裡,就靠臍帶吸收營養,中醫還專門有一種療法,叫「臍療法」。

提醒一下:正因為是熱性材料,陰虛患者不能用這個方子。陰虛燥熱,用了後熱上加熱。但陽虛怕冷的人就特別適合,熱進寒退,身體自然健康。

那麼,這個方子適合哪些人群和症狀呢?經過多次的實踐總結,大概有以下幾種:

這幾味材料都很容易找,艾絨在中藥店也能買到,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當然,選材一定要好,一次可以多做些,對症的話,用上十天半個月,自然能體會到這個方子神奇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522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