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最新研究結果,你一定要看看!

簡單的愛| 2017-06-28| 檢舉

長壽,人人都想

但壽命長短,差距很大。有的死於嬰幼兒,有的能活過百歲。我們總想知道的是:怎樣才能長壽?面相學認為耳垂長的能長壽,手相學認為生命線粗的能長壽,西醫認為有病去醫院能長壽,中醫認為,營衛氣不散懂得保養的人能長壽……

總之,各家說法不一。但有一點,大家都想長壽。今天我們著重來說說:50歲以後,如何長壽!

不想50歲後請看護,就別"粗茶淡飯"

首先要說一點的是,即便現在我們很多人都不愁吃穿了,但還是有不少老人堅持粗茶淡飯、不沾葷腥節儉養生,每餐一碗白飯配醬菜就輕鬆打發。

在過去,老年人不沾葷腥是一種教條,葷食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誘發的罪魁禍首。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也不符合均衡膳食的原則。中老年人的平衡膳食里應該包括適量肉類。為什麼呢?請接著往下看!

隨年齡增加,身體的各項身體機能開始衰退、老化。尤其是 50 歲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出現營養不良和貧血等。

另外,中老年人常存在體力活動減少、牙齒鬆動、情緒不佳等問題,這些也可能導致食慾減退,營養素攝入不足。

在此情況下,若中老年朋友不注意營養均衡,拒絕吃某些食物,容易加快身體器官功能衰退,尤其在患有疾病時,更會讓身體健康狀況雪上加霜。

而肉,是均衡膳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畜肉、禽肉、魚肉,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其中,紅肉類還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高,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有重要意義。

所以,如果想保持健康,千萬別再堅持所謂的「粗茶淡飯」最養生的做法!

解答:吃肉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嗎?

Cholesterol

但是,讓老人吃肉,也許很多人又開始擔心了,現在網上關於肉吃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的宣傳可以說是鋪天蓋地,這讓老年人對吃肉導致血膽固醇升高的擔憂更強烈了。不過,這種擔憂是否真的值得呢?

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大約 70%~80% 由肝臟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是來自飲食。肉類飲食中的膽固醇對於升高人體膽固醇的作用並不大。

而且,食物中的膽固醇也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維生素 D、膽汁和部分激素的材料。

所以,二附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延慶提醒,不要簡單地認為吃肉就會導致膽固醇高。

吃肉,真正應該注意的是脂肪!

Fat

雖然肉類中的膽固醇不用太擔心,但很多膽固醇豐富的肉類,尤其是紅肉(豬肉、牛肉和羊肉),依然要少吃。這類肉中的脂肪里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

二附院營養科副主任技師馮霽介紹,簡單來說,記住一個原則就好:少吃肥肉吃瘦肉,少吃紅肉吃白肉。

1

白肉

白肉一般指禽類及水產品類的食物。魚肉、禽肉是老年人的首選肉品,它們的脂肪含量低,肌纖維短、細、軟,更易消化吸收。建議每日的攝入量為 50~100 克。海魚和蝦也是很好的選擇。

2

紅肉

紅肉包括豬、牛、羊、驢等家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紅肉含脂肪較高,應儘量選擇瘦肉。動物內臟因膽固醇含量較高,老年人不宜過多食用。所以,多吃瘦肉,少吃內臟。建議每天的紅肉總量控制在 50 克,每周只吃 1~2 次動物內臟,每次吃 50 克。

由此可見,影響健康的原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類的處理方式、食用量。絕對禁吃葷菜並不能保證健康長壽,相反,可能造成蛋白質等營養素供給不足,而最終加快、導致死亡。

所以,每人都應安排合理科學的膳食,在葷食方面不應取偏頗態度,只有科學處理好葷素的關係,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長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492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