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裡,痔瘡是再常見不過的小病了,俗話不就說了「十人九痔」!於是很多人就想了:既然這麼多人都有,那肯定也不是什麼大病,幹嘛急著治療!
痔瘡=小病!不用治?
可是,我們都知道,哪種大病是一朝形成的啊!不都是小病拖出來的嘛!就拿肺癌來說,很多肺結核、肺炎的患者,長期不治療,也可能拖成肺癌。可想而知,「小病就不用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痔瘡發病率高達50%。但專家表示,雖然痔瘡發病率高,得了痔瘡,也不要忽視它的治療,否則很容易引致大病。
痔瘡的典型症狀就是便血,但便血卻不只有痔瘡才會有。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息肉病、直腸潰瘍或結腸炎也會出現便血。此外,結腸癌、大腸癌等惡性腫瘤的主要症狀之一也是便血,但這些便血常人很難分辨,如果一味地認為只是普通的痔瘡,很有可能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據臨床證實,在自認為痔瘡的患者中,約有1%-3%被診斷為直腸癌。
不過,雖然痔瘡不容小視,但過多擔心痔瘡轉化為直腸癌那也是沒有必要的。
痔瘡會惡化成癌嗎?
因為痔瘡跟直腸癌的症狀很相似,臨床上常有患者認為痔瘡會惡化成癌,是不是這樣呢?
專家表示,可以肯定的說,痔瘡不會癌變,因為它只是一個小小的血管團,而所謂的癌,是粘膜、上皮發生了惡變,所以單純的血管是不會癌變的。
跟所有疾病一樣,臨床上根據痔瘡的病情嚴重程度分為早、中、晚期,到了晚期,還會出現脫肛。
正常情況下,大便從肛門出來是需要靠括約肌進行肛門收縮的,如果括約肌功能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大便排出,進而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痔瘡的發生主要跟生活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想要預防也很簡單。
一方面,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肛周的清潔,少抽菸、喝酒、吃辛辣食物等。
另一方面,還要適當做一些運動,均衡飲食,多攝入膳食纖維,以保持大便通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