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就能祛濕氣,三招教你遠離濕氣

Powder| 2017-06-27| 檢舉

什麼是濕氣?

形象的說,濕是咱們身體的垃圾,是粘滯的髒東西!體內有垃圾,必然影響咱們身體整體的健康情況。

濕,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外濕),另一個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濕邪(內濕)。

如何看自己有沒有濕氣

小編推薦一個小偏方

只要準備兩個新鮮雞蛋和半鍋開水,大火將帶殼雞蛋放進鍋里煮,

水開三分鐘後將火調到最小,再煮20分鐘關火,

悶一兩分鐘之後把雞蛋拿出來趁熱剝殼,就能使用了,然後趁熱將雞蛋放在臉上快速地滾,

主要是眼睛和額頭,然後再均勻滾到其他部位,直到雞蛋變冷,這樣滾完之後撥開蛋清,

如果蛋黃上起滿了小點點,就說明體內有濕氣,

如果蛋黃變黑,說明就是濕毒了。

以下如果出現3個以上,也說明你體內濕氣重:

1、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長痘長斑

2、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衝掉)

6、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7、眼袋下垂,肥胖,

8、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9、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耳內濕(耳禪濕)毛髮粗糙,易脫落

11、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

14、前胸後背,長痘痘!

夏至過後,全國降水增多,空氣中濕度加大。

另外夏季經常吹空調、吃冷飲等,

都是導致體內濕氣加重的原因。

祛除體內濕氣有什麼好辦法呢?

教你三招,輕鬆祛濕氣

1:敲打膝窩,祛濕毒

在膝窩的中點有一個主要穴道叫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的排毒祛濕的通道,而委中穴是這條通道上的「排污口」。

假如排污口被堵了,濕毒、廢氣排不出去,就會在人體內淤化成熱毒,熱毒在體內待久了,就成瘤了。

用力敲打5-10分鐘,直到瘀斑、痧點等病理反應物顯出。1-2周敲打一次,身體就會經過自我排毒的方法來消除這些毒素和廢物。

2:常練站樁功

腳跟稍微抬離地面,將重心落於腳掌前2/3處,著力點就是腳底的湧泉穴,兩腿外側用力,如此一來兩腿的前外側和腿肚就會成為受力部位,這樣就可以刺激足陽明胃經,促進人體內氣血的運行,腿肚用力時正好刺激承山穴,達到祛除濕氣的功效。

3:健脾祛濕茶

蒲公英馬齒莧茶

功效:健脾昇陽,祛濕排毒

配方:蒲公英根1g、薏苡仁1g、赤小豆0.7g、馬齒莧0.5g、芡實0.2g、綠茶0.2g、淡竹葉0.2g、槐花0.2g,碾碎,做成茶包!

此搭配主料是蒲公英、薏苡仁、赤小豆、馬齒莧、芡實

蒲公英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濕,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濕,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薏米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面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嫌麻煩的朋友可以買紅豆薏米茶,同樣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478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