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慢性疾病,也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其心腦血管疾病如心絞痛、心梗和中風等是嚴重的併發症,因此高血壓患者就必須堅持長期的服藥,然而大量長期的服用西藥會嚴重損害肝腎功能,故有專家提出在控制好血壓的前提下可考慮以中成藥代替西藥進行調理血壓輔助治療。
1、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火,瀉濕熱的作用。適用於年齡較輕,病程較短,見頭痛、頭脹、頭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等肝經實熱的高血壓病。按肝火症狀的輕重適量服用。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
2、當歸龍薈丸:具有清肝瀉火、通便導滯的作用。適用於體質壯實,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便秘結,頭痛頭暈較劇,甚至嘔吐抽搐等肝火較盛的高血壓病。每次6克,日服2~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
龍膽瀉肝丸和當歸龍薈丸:皆有清肝瀉火治療高血壓的作用,這是它們的相同點,但也有不同之處,前者瀉濕熱從小便而出,方藥的組成瀉中有補,作用較緩和。而後者使濕熱從大便而瀉,藥性大苦大寒,瀉火通便作用較強,然非實熱症急的高血壓病不可輕用,孕婦禁忌。
3、腦立清:具有鎮肝潛陽降逆作用,用於氣血上逆的頭目眩暈,頭痛腦脹的高血壓病,每次10~15粒,口服2~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
4、清腦降壓片:具有滋陰清肝,潛陽降壓的綜合作用,適用於頭目眩暈,失眠煩躁,耳鳴耳聾,舌紅少苔等肝陰虛,肝火旺的高血壓病。口服每次4~6片,孕婦禁忌。
5、杞菊地黃丸:具有滋腎陰,清肝熱的作用。適用於腎陰虛引起的頭暈眩暈,眼花目澀,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年老體弱,病程較久的高血壓病。每次9克,日服2次,適用長期服用。
6、復方丹參片:為理血劑,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見胸悶、心前區刺痛;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每次4片,每天3次,溫開水送服。
7、愈風寧心顆粒:具有解痙止痛,增強腦及冠脈血流量。用於高血壓頭暈,頭痛,頸項疼痛,冠心病,心絞痛,神經性頭痛,早期突發性耳聾等症。每次5片,每天2次,溫開水送服。
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菊槐綠茶治高血壓
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以沸水沏。待濃後頻頻飲用。平時可常飲。
功效清熱、散風。治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痛。
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壓
生花生米、醋各適量。生花生米(帶衣者)半碗,用好醋倒至滿碗,浸泡7天。每日早晚各吃10粒。血壓下降後可隔數日服用1次。
功效:清熱、活血。對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較好的作用。
銀耳燉靈芝
長白山赤靈芝8克,銀耳6.5克,冰糖25克。將靈芝、銀耳洗凈,用小火燉2~3小時,至銀耳熬成稠汁,取出靈芝殘渣,分3次服用。可降血壓,治療失眠多夢、心神不安。
羅布麻雪菊茶
【花草配料】羅布麻茶15克,雪菊9克。
【沖泡方法】放入煮容器中加入水500-600ml,煮10分鐘左右,再加水300-400ml煮3-5分,每天喝3杯茶,6周後血壓可下降7個百分點,這是羅布麻茶所含的植物化學成分起的作用。
【茶飲功效】羅布麻茶含有芸香苷,類似於維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而且,羅布麻茶葉中的單寧酸能抑制血壓升高,並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進行降低的作用。特別是康源茶館羅布麻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哪些食材有助於降低血壓
烤白薯、香蕉
這些食物的降壓功效主要歸功於鉀,因為鉀和鈉是影響血壓高低的重要元素,如果血液中鉀元素少,那麼鈉的比例就會增多,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脫脂牛奶
脫脂牛奶是鈣質和維生素D非常理想的來源,這兩種物質的有機結合能夠幫助降低3%至10%的血壓,這個比例看似不大,但是它還能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降低15%,因此,綜合來看,脫脂牛奶是非常理想的降壓食物。
菠菜、新鮮葵花子、豆類
說起這些食物,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可能並不會把它們和降血壓聯繫起來。實際上,菠菜、新鮮葵花子、各種豆類,如黑豆、白豆、綠豆、利馬豆、菜豆、芸豆都含有鎂,是降低和保持血壓的重要物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451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