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絕活」,呵護你的腰腿與肩頸

情感生活| 2017-06-21| 檢舉

兩套「絕活」,呵護你的腰腿與肩頸

 

石氏傷科是享譽滬上的一大中醫骨傷流派,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聲譽和影響。在清道光年間,創始人石蘭亭融傳統武術、整骨手法和中醫內治於一爐,1880年懸壺上海,開創石氏骨傷學派。

石氏理傷的基本原則在於,按照人體是統一整體的概念,在論治時注重內調氣血,外理筋骨,捐其有餘,補其不足,顧及損傷兼邪。在掌握辨證論治前提下,採用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具體施治。

隨著歷五代的努力、傳承與創新,石氏傷科先後開設了頸椎病、骨質疏鬆症、腰腿痛、骨折遲緩連接、老年性骨關節病等六個專病專科特色門診,通過手法與引導的中醫藥理論和技術,石氏傷科在治療各類筋骨損傷、頸椎病、骨折疏鬆症、腰腿痛、老年性骨關節病等有其特色診治手法及理法藥方。

絕活一:石氏傷科強筋固腰功

骨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腰肌勞損、肩周炎等都可引起頸肩腰腿痛。很多人用了各種方法治療卻遲遲不見好轉,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突出、滑脫和狹窄,而是因為腰部的筋受傷了,失去了正常的保護能力,於是骨頭的穩定性下降了,容易移位、關節容易卡住,引起炎症性反應就會疼痛。

這種情況在中醫里叫筋出槽、骨錯縫,運用理筋整骨手法把受傷的筋理順、卡住的骨頭鬆開,症狀就會立刻緩解,但要長時間地鞏固療效,關鍵還是要把「筋」練好,重新恢復「筋骨和合」的正常關係。

上海石氏傷科運用古法導引練功術原理,結合腰部運動生理學特點,編制了一套「強筋固腰功」,驗之臨床,安全有效。

第一節:仰臥抬腿強筋力

仰臥,兩腿伸直併攏,一邊吸氣一邊上抬,吸氣末正好抬到最高點;然後一邊呼氣一邊落下,呼氣末正好落到床面。控制好節奏,勻速起落。

 

第二節:雙手攀足固腎腰

取自南宋時代的「八段錦」功法改編而成。坐位,雙腿伸直併攏,自然彎腰身體前屈,兩手握住腿部最遠的地方,接著抬頭前探,下巴儘量去接近腳尖,保持5秒鐘,回到坐位,為1次。整個過程自然呼吸,不要屏氣。

以上兩節每天早晚各做10次左右,量力而行,一般不要超過15次。急性發作期疼痛劇烈時暫勿練習。

絕活二:石氏傷科運肩護頸功

時下頸椎的健康問題日趨嚴重,隨之而來的各種各樣的頸椎保健操也層出不窮。上海石氏傷科根據傳統導引練功之原理,結合頸椎運動生理學特點,總結出了「石氏傷科運肩護頸功」,驗之臨床,安全有療,不僅易學易記,且方便練習。

第一節:運肩拔背松筋脈

以肩關節為中心,連續做一個「上提後拉下落前運」的環形運動,上提、後拉時用力,下落、前運時放鬆,連續5~10圈;再相反方向運肩5~10圈。整個動作連貫、緩慢、勻速,一氣呵成,需用心仔細體會一個「運」字。

第二節:活動頸椎百病消

分別緩慢地單獨做頸椎前屈、後伸、向左側屈、向右側屈、向左轉動、向右轉動六個角度的活動,此為1組,共做3~4組;每個角度活動到極限位置時停留3秒鐘,然後再慢慢回到中立位置。

以上兩節功法必須先做運肩,然後再活動頸椎。每天2~4次。可以作為頸椎的日常防護及頸椎病的預防、康復和輔助治療方法。特別提醒:頸椎病急性發作時暫不要做,經過治療症狀減輕、病情緩解後再行練習。

古人有「五勞七傷往後瞧」的說法。在我們脖子的一圈,分布著任脈、督脈和胃經、大腸經、小腸經、膽經、膀胱經、三焦經六條陽經,這些經絡上達頭面耳目、內屬對應臟器、外聯四肢末端,經常練習運肩護頸功,可以使頸項肩背部的筋脈放鬆,經絡中的氣血暢通。經脈通暢,身體健康;經絡不通,百病叢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417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