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人的心情就容易煩躁易怒。其實,脾氣變暴的原因,除了溫度,還有睡眠。夏天日照時間變長,相對而言晚上睡覺的時間會變短,所以更易發生失眠。睡眠不足會干擾人體生物節律,造成內分泌紊亂,進而影響情緒。
上海市中醫醫院失眠科主任醫師許良指出「熱來尋扇子,冷來對佳人」,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常在空調下對著電視、電腦、手機等發光螢幕,這些生活細節都會影響睡眠的質量,還是應該注重原生態的生活狀態。另外,睡覺的時候要避免風邪入侵。
晚睡熬出「隔夜面孔」
夏季,白天長黑夜短,人們睡得晚醒得早,一般睡眠時間相對減少屬於正常現象,但是,睡眠時間再少也不能低於5個小時。
過少的睡眠會導致白天倍感疲倦。而在炎熱的天氣中,人們容易覺得沒精神,流汗也會消耗人的精力和耐心,更加容易想要睡覺。
許良指出,最佳睡覺時間應該是亥時(21-23點)至寅時(3-5點)末,也就是在21點睡下,早晨5點起床。
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此時進入睡眠狀態,百脈可休養生息,可使人一生身無大疾。
在許良看來,可惜現代人很少能夠做到這點,所以大街上臉色紅潤的人越來越少。女性若想長久保持面容姣好,就應早睡早起。
「夏天到了,很多人下班回家就喜歡在空調房裡,玩電腦、看手機,一般做不到晚上9點就入睡,但是,入睡時間不能晚於晚上11點。
凌晨2點到3點半,這時是人體精力下降、反應遲緩、思維減慢、情緒低下的時間段,利於人體轉入慢波睡眠,以進入甜美的夢鄉。
這段時間的睡眠被剝奪了,會導致白天上班人昏沉沉的,上海人講起來就是一張隔夜面孔 ,中醫來說就是 面色少華 ,面色晄白。」
許良表示,中午12點到下午1點半,人的精力也會下降,大家也可以利用中午這個時間段稍作休息,即使是10分鐘的閉目養神,對於下午的工作也是有利的。
一般來說,夏季午休以30分鐘至一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感到疲倦。
醒來後不要匆匆起床、馬上投入工作或學習,因為此時大腦的供血量不足,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功能性紊亂,「除了睡眠不足,現代人很多氣色不好也與長期處在空調房間裡有關。」
空調不能通宵吹
炎熱的夏天確實需要開空調來降溫,但是,許良主張不要長時間開空調,特別是晚上,不能一整晚都開著空調睡覺。
「我自己睡覺是33℃以上再開空調,而且一般是晚上9點左右開,下半夜兩三點定時關掉,空調溫度設置在27℃上下。」
一般空調開四五個小時以後一定要打開窗戶換氣,不然房間裡空氣不流通,清潔度不達標反而會致病。通風是臥室的一個重要條件,新鮮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室外的溫度高低,睡覺之前都應該開窗換氣。
「一般後半夜如果熱,我就開著風扇睡覺,要注意的是,風扇最好不要對著吹,可以設置成 搖頭 。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吹穿堂風,南北通風的房間,不要睡在風口上,特別是北面房間不要睡在風口,中醫角度來說,北風偏陰寒。」
許良說,現代人,夏天反而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的患者會增多,大部分就是因為長期待在空調間裡引起的。
入睡後,人體的血液循環會減慢,抵抗力減弱,這個時候長時間吹冷風,人體毛孔打開會受寒受風,風邪從毛孔進入,很容易生病。
尤其是對體弱的人來說,會引發空調病。頸椎病、肩周炎等患者更要注意。夜間睡覺最好蓋條毯子,保證肩膀、脊椎不受涼。
睡覺時頭要涼,腳怕涼,蓋被蓋毯子首先捂住雙腳,或者穿上襪子再睡覺。對於小孩來說,肚子一定要蓋條薄毯。
「過去有句話叫做『熱來尋扇子,冷來對佳人』,還是很有道理的,紙扇、風扇搖搖,讀讀報紙,不要老是對著電腦、電視、手機等發光屏,能夠定人心神,再喝杯清熱解毒的決明子茶或者菊花茶,或者大麥茶,心靜自然涼。」
許良說:「我們小時候,一到晚上就躺在弄堂口吃吃西瓜、吹吹牛、搖搖蒲扇,現在小區里比以前熱多了,因為空調太多。」
天熱要適度出汗
許良不贊成人們一整天待在空調間,人到夏天一定要出汗,出了汗才能祛濕。
《紫岩隱書·養書》說:「入睡時行,繞室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求靜。」
白天可以儘量到戶外走一走、動一動,最好是做一些促進流汗的運動。讓交感神經的功能大於副交感神經,使自律神經恢復正常,這樣,不但早上有精神,晚上更容易入睡。
另外,每晚臨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只有把雙腳泡熱了,才有可能睡個好覺。不過,運動也不宜過於劇烈,以免汗出得過多,損傷心陰,應以運動後少許出汗為宜。
出汗後也不要貪涼,身上汗淋淋的就對著風而睡,容易患風痹而出現手足麻木、言語不利,嚴重的還會四肢癱瘓。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群,一定要待在固風避風的地方,慎防有細小的空隙,防止風邪傷及腦戶。
夏季很多男士喜歡光著上身睡覺,雖然會帶來一時的舒適,但會引起體內寒熱不均衡,血管收縮,身體供血量相應減少,容易導致習慣性腹瀉。
所以夏季睡覺最好能穿件輕薄柔軟的棉質睡衣,可以吸汗,還可以防止身體受涼。
夏季人們貪涼愛睡涼蓆,但是涼蓆並非越涼越好,涼性大的竹蓆,更適合中青年人,老人、小孩及體質弱的人則不適合。
晚餐不能過飽
要想有個好睡眠,晚餐過飽很不健康。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
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糖尿病。
同時,晚餐睡眠時腸壁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有可能促進大腸癌的發生。
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這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搶救不及,往往會危及生命。
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
另外,晚飯吃得過飽,耗氣就多,耗氣就要動氣,就擾動了陽氣。晚上陽氣不足,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存在胃內,郁久就化熱,容易產生胃熱,陽盛則熱,就會睡不好覺。
晚上不要飲用濃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研究證明,喝酒好像可以幫助人入睡,但是實際上是不正確的。
酒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天然的興奮劑,破壞我們下半夜睡眠,常喝酒還可能會產生酒精依賴,還是不喝為好。
「所謂先睡心後睡眼,睡前一定要讓自己的心定下來。」許良說,臨睡前可以吃一個蘋果,或在床頭柜上放上一個剝開皮或切開的柑橘,讓失眠者吸聞其芳香氣味,可以鎮靜中樞神經,幫助入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340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