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祛濕,肯定有很多老中醫都推薦過祛濕佳品「薏米紅豆湯」,但經常有人問為什麼吃了不見效?方子真沒錯,而是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薏米和紅豆的正確用法,你以為就薏米紅豆加水熬煮這麼簡單?難怪沒效果!看過來,實際上,至少有5點錯了!
1、薏米錯了
薏米祛濕雖好,但性寒,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所以,吃之前,可以先將薏米大火快炒,有燥濕的作用。
2、紅豆錯了
中醫里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從功效來說,紅豆養心,赤小豆祛濕;從形狀來說,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3、大米加錯了
此款湯不是粥,千萬不要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裡,濕氣粘稠!紅豆和薏米本身不含濕,所以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好利用這種「清」的性質來祛濕。
4、煮法錯了
赤小豆、薏米仁很難煮爛,最好用溫水浸泡兩小時後再煮,否則營養成分難出來,沒有時間浸泡,也可以多熬半小時。
5、「只祛濕不健脾」錯了
《黃帝內經》講過脾與濕氣是對好友,因為「脾主運化」,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要祛濕還需健脾。所以,薏米紅豆湯並非那麼簡單,只有做法用法完全對了才算是治濕邪最好的藥。
薏米紅豆湯製作方法
原料:薏米、赤小豆
做法:
1)薏米和赤小豆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夠足夠水;
2)開火至鍋中水開後,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
3)再開火,煮至鍋中水再次沸騰後,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即可;
4)將湯濾出當水喝,赤小豆和薏米當飯吃,也可以一起當成粥吃。
製作薏米紅豆湯太過繁瑣,所需製作時間太長,對於沒時間的人來說是件麻煩的事,不用擔心,小編給讀者推薦一種方便省時的祛濕方法,喝薏米紅豆茶!
紅豆薏米都是排毒聖品,赤小豆味甘、酸,性平、無毒。含澱粉、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A、B、C)、植物皂素和鋁。銅等礦物質。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薏米紅豆茶的功效主要就是祛濕,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濕氣較重的人食用。能當茶喝,是祛濕健脾的佳品。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泡成茶喝,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濕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茶是治濕邪最好的藥。
薏米紅豆茶由8種配方而成:熟薏米仁、赤小豆、山藥、蒲公英、大棗、玫瑰花、茨實、茯苓。
1、紅豆,利尿消腫、補血潤膚。
2、薏米,常吃保持皮膚光澤,《本草綱目》記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去濕」。
3、山藥:滋陰補腎。
4、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養心安神,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有標本兼顧之效,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5、芡實:性味甘澀平,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的功效。
6、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實火熱毒上攻,目赤咽腫,利濕。
7、大棗: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8、玫瑰花:理氣解郁,化濕和中,活血散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303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