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健康的夢想還是要有的,不然和一條曬乾的鹹魚有什麼區別。其實健康往往來自於不經意間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的把握,百歲老人的長壽密碼也正是對生活細節的把握。今天就為大家提供22條幹貨,關於生活中的一些健康冷知識,相信你看過後肯定會有收穫。
1.健康零食其實就三種
水果、堅果和酸奶
2.女孩子不要瞎減肥
女性的正常代謝是需要一定脂肪的,當體脂肪率低於20%的時候,有可能就會出現月經不調,再低可能就要影響生育了。
3.酸奶最好飯後1小時後喝
多數養生達人都認可酸奶有助消化,建議飯後馬上喝,但如果飯吃得太飽,立馬喝酸奶只會增加腸道負擔。
4.打果汁不如打蔬菜汁
果汁2杯下去就等於喝進去4-6個水果的糖分,不如把大量的蔬菜和少量水果混一起打碎,連殘渣都一起喝下去,雖然損失了維c,但不放鹽還是有諸多好處的
5.土豆不是菜
記住土豆從來不是菜,而是和米飯一樣的主食
6.補身體只喝湯作用不大
骨頭燉得再久,湯也僅僅是非常稀薄的脂肪和水溶性胺基酸溶液,其實主要營養成分還是留在肉裡面。
7.一歲以下孩子最好不要吃蜂蜜
蜂蜜很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而幼兒沒有完善的腸道桿菌,所以比較危險。
8.在外吃飯少吃花生米
花生和玉米一樣發霉時會產生黃麴黴毒素,會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長期低劑量使用也會致癌。而外面的花生米是否霉變,店家也不會告訴你。
9.洗碗不一定要用洗潔精
如果燒得菜不油膩,熱水加上洗碗布就可以清理乾淨。洗潔精中含有的多種化學成分會干擾人體的正常代謝。
10.晚上餓了不要硬撐
如果夜裡出現明顯飢餓感,不要顧及晚上7分飽的養生原則,應該及時吃點東西。
11.冰箱不是保險櫃
儲存在冷藏室里的綠葉蔬菜,也只能保存三天,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內吃完,避免營養價值下降。
12.首診不用掛專家號
首診一般就是詢問病史、開具相關檢驗檢查,掛個專家號也是做同樣的事情,並且收費還高出不少,所以首診掛個普通號就可以了。
13.不管服用什麼藥物,都忌煙
菸草中含有菸鹼會加快肝臟降解藥物的速度,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下降,藥效得不到充分發揮。
14.不存在保大人和保孩子的說法
遇到難產,醫生考慮的肯定是大人,畢竟孩子沒生下來,大人的問題就會影響到孩子,其實沒什麼好選擇的。
15.得糖尿病並不是因為吃糖多
Ⅰ型糖尿病的主因是遺傳,Ⅱ型糖尿病的主因是肥胖。
16.坐月子其實沒有那麼多講究
過去認為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刷牙甚至吹風,需要大補,不能出門甚至下床,其實沒什麼科學道理。
17.感冒不一定非得吃藥,但要小心併發症
感冒的周期就是七天,無論吃藥與否都是這樣。但如果感冒超過七天病情仍未好轉,甚至高燒不退、全身關節疼痛,這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18.感冒時別重複用藥
大多數感冒藥含有解熱鎮痛的化學成分,如果同時服用多種感冒藥或東西藥物混合使用,總劑量就很容易超過人體所需要的,從而造成肝臟受損。
19.拔掉1根白頭髮不會長10根
決定人體長不長白頭髮的,和黑色激素的分泌有關,與拔不拔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般建議不要拔掉,因為可能會損傷髮根。
20.不要往傷口上塗抹任何粉狀的東西
不管是割傷還是燙傷,在傷口處塗抹粉狀物只會加重疤痕增生。
21.老咬到舌頭可能是中風徵兆
偶爾咬到舌頭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咬到,那就意味著你的腦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了舌頭不能靈活運動,可能是中風。
22.夜裡磨牙不代表肚裡長蟲了
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精神緊張,牙合干擾,甚至一些其他身體疾病。所以「磨牙就是因為肚裡長蟲」並不科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274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