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飲食、運動療法十大原則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明確指出: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痛風的預防和治療;
並提出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調整的十大原則,本文就此進行詳細介紹。
1. 限酒
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痛風病人禁酒。而許多痛風病人早就習慣了有酒有肉的生活,要不然還不會得上這個「富貴病」呢,不是麼?
怎麼辦呢,於是開始在僥倖心理的作祟下,東打聽西打聽,查某度搜某狗。結果發現,原來答案竟如此「多樣化」:
啤酒一點都不能喝,飲啤酒導致痛風。
紅酒不增加血尿酸水平,痛風病人可以喝紅酒。
少量飲酒沒問題,不會誘發痛風發作。
。。。。。。
那麼,以上說法到底孰真孰假?我們如何才能選擇出最真實的答案?
答案是:聽《指南》的,同時要結合個人實際生活,靈活運用指南推薦的建議。
因為:
第一,指南給的建議是結合了多個權威研究結果,綜合考量後得出的。
比如,確實有人研究認為中等量的紅酒不會增加血尿酸水平,但也有人的研究結果與之相反。
因此,大多數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甚至還有商業動機,而指南則篩掉了這些研究的偏倚,
保留了核心的真實數據結果,再相互借鑑,綜合考慮,由國內最頂尖的專家教授團隊共同研討,最終制定而出。
關於飲酒,《指南》推薦痛風病人做到:限酒。
第二,研究中的輕度飲酒、中度飲酒、重度飲酒均有一個標準,一般是以每天飲酒量的高低來定。
而實際生活與試驗研究是不一樣的,對於好多天不喝酒,偶爾喝一次者,難以判斷其飲酒程度標準。
第三,飲酒因人而異。人與人體質各異,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差異也較大,
比如,1 兩酒對張三來說可能是要半醉了,而對於李四,可能還未進入狀態。
這兩點就是對「結合個人實際生活,靈活運用指南推薦的建議」的解釋。
鑒於很多人難以把握好限酒的量,筆者請大家牢記一句話:無論飲酒多少、無論飲何種類型的酒,都有可能增加痛風發病風險。
2.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嘌呤少了,意味著生產尿酸的「原材料」少了,自然對預防治療痛風有幫助。
為什麼不直接禁止攝入含嘌呤的食物呢?
其一,完全不含嘌呤的食物極其少,自然界生長的食物幾乎都有嘌呤,想禁也禁不了。
其二,即便是嘌呤含量偏高的食物,也不能完全禁止,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機體營養失衡,出現營養不良。
下面附上一張表,每天做飯前對照一下吧。
表1 各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每100 g食物)
3. 防止劇烈運動和突然受涼
大數據顯示,劇烈運動是男性和女性痛風患者發作的第三位誘因。突然受涼是女性痛風發作的第二位誘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誘因。
4. 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研究顯示,含糖軟飲料和果糖可增加痛風患病風險。
5. 大量飲水(每日2000 ml以上)
飲水增加尿量,可促進尿酸排泄。這點已人盡皆知,至於飲水的類型,建議首選蘇打水,也可飲茶水、白開水,但不要飲用含糖飲料。
6. 控制體重
肥胖可增加痛風風險,這點已得到廣大醫生的公認。自己是否肥胖,可通過計算BMI判斷—體質指數,
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計算公式為:
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舉例,筆者體重70Kg,身高1.77m,故BMI=70/1.77×1.77=22.3,然後對照下表:
7. 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研究發現,經常性食用新鮮蔬菜是痛風發病的保護因素。不僅是預防痛風發病,
經常性多食用新鮮蔬菜對各種常見的慢性病都有預防保護作用,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還能減少患癌症的幾率,而且還有助於減肥。
8. 規律飲食和作息
簡言之,不要太拼,累了就休息,不要太任性,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強調:不能因為要減肥而絕食。
9. 規律運動
適當運動,養成運動健身的好習慣。健康運動的好處有降血脂、降血糖、減肥、防治痛風、延年益壽…
10. 禁菸
注意:要求是禁菸,而非限煙,即禁止吸菸。
煙的危害一說一大堆,可導致呼吸系統疾病、肺癌、減少壽命、影響睡眠、降低生育能力…
至於吸菸對人體的好處…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吸菸對人體絕對沒有任何好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