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療法是祛除體內濕氣的有效方法,春天又是祛濕的好時機,想去濕的朋友怎能錯過呢?
本期養生君推薦大家三道祛濕食譜,是針對「寒濕/痰濕體質」人群,體內寒,再加濕邪內困就出現寒濕體質,這幾味膳食能有效驅除體內寒氣,並健脾去濕,去濕驅寒二合一!
如果你也是寒濕體質,請耐心看完。
自測是不是寒濕要看是否出現這些問題:
*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都是體內有寒的外相。膚色越暗,說明寒濕越重。
* 舌苔發白,舌體厚膩是寒濕體質的典型表現。
* 反覆的口腔潰瘍。
* 咳嗽時痰是稀白。
* 流清鼻涕,遇冷就止不住流鼻涕。
* 愛打噴嚏,尤其是早上起來,或一出門遇風就打噴嚏。
* 經常腹痛、腹瀉,大便溏泄不成形,且腥臭。
* 臉上長痘、粉刺,女性長斑。
* 長年手、腳冰冷。
* 腳踝浮腫,下肢酸脹,也有腎虛、腎寒可能。
* 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狀,且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說明體內寒濕越重。
相反濕熱體質有哪些症狀呢?
【名醫推薦去濕食譜】
祛濕食譜一:茯苓砂仁粥
將芡實、茯苓搗碎,加水適量,煎至軟爛時再加入少量小米,繼續煮爛成粥。茯苓砂仁粥可以補脾益氣,適用於小便不利,尿液混濁,小米益脾胃。為了更加方便快捷,還可以飲用沁元茶去除體內寒濕,它含有茯苓、小茴、甘草、芡實、香薷等。
祛濕食譜二:豬肉扁豆湯
準備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豬骨適量,將以上材料一同放入砂鍋中,與豬瘦肉或豬骨同煲,能起到溫陽化濕的功效。
祛濕食譜三:健脾祛濕湯
下面講的是2~3人的分量,材料:干淮山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300克。
先將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脷洗凈,並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去濕很多人用紅豆薏米,這味食療方較適合濕熱體質!薏米本身是寒性的,體質虛寒朋友在煮的時候記得加姜,另外薏米使用前要干炒下,降低其寒性。
寒濕體質日常調養:濕毒體質的人最忌冷飲、冷食,平時最好多吃一些暖性食材和利於調整水分代謝的食物。
還有,別小看這些小食療方,它們都是中醫臨床上經過多年實踐證實過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246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