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死啦!吃什麼可以消暑解熱?】教你消暑又不傷身的吃法,讓一家大小健健康康地度過這個酷熱天氣~~ 媽媽們收藏起來吧~

夏天| 2017-06-02| 檢舉

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南亞氣候近期持續高溫。3月20日,新馬地區進入春分,太陽直接照射赤道,溫度可能再上升。對抗酷暑,除了減少戶外活動,多攝取清熱潤燥的食物也有所幫助。 新加坡義順三和中醫診療中心駐診醫師趙戈表示,新馬兩國天氣又熱又潮濕,影響身體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侵犯體表,汗孔多開,容易出汗,傷津耗氣,引起口渴、心悸、氣短等不適;二是困擾腸胃,引起頭重、腹脹、嘔吐、大便不成形等不適。 趙醫師建議飲食儘量清淡,可以的話就少食多餐,並注意以下原則: 多吃各種深綠色葉類蔬菜,適量食用瘦肉、鴨肉、魚等以補充蛋白質。 忌甜膩、煎炸食物和飲酒,以免過度消耗體內的水分; 多吃具清熱化濕作用的食物,如大薏米、白扁豆、赤小豆等,也可適量食用辣椒,以振奮腸胃功能,排出濕濁之氣。 每天確保喝足夠的白開水或低糖飲料。 吃冰消暑好不好?

很多人喜歡在炎熱天氣吃冰消暑,但趙醫師認為能免則免。她解釋,人體臟腑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發揮,都需依賴充足的陽氣才能正常運作。吃冰雖能換得一時涼爽,但性質寒涼,容易悲傷人體陽氣。過多食用,首先損害腸胃健康,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繼而影響到其他系統,甚至還可能會損傷心陽,波及心臟。如果一定要吃冰,也應小口慢慢啜飲,點到為止。 5款消暑食療方法 酷暑難擋,不妨在家自己烹煮一些清熱茶飲或湯品。趙醫師提供了五道食療方,適合全家大小食用。 1.菊花茶

材料:干菊花數朵、干山楂片3-5片、冰糖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放入杯中,開水沖泡,加蓋,數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菊花清熱,山楂消滯,共用則清熱解暑。脾虛寒腹脹者不宜 2.雪梨湯

材料:雪梨1枚、無花果3粒、川貝母3克

做法:雪梨洗凈切塊,與無花果、貝母同入砂鍋,加水適量,小火煮30分鐘就可食用

功效:三味均有清熱潤燥作用,能生津止渴。大便稀溏者不宜 3. 綠豆薏仁冬瓜粥

材料:綠豆20克、薏米30克、冬瓜200克、白米50克(約為2-3人份)

做法:材料洗凈,冬瓜切塊,同煮為粥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開胃。體質陽虛或胃寒者不宜 4. 桂花烏梅湯

材料:烏梅4枚、桂花少許(也可不用)、冰糖25克或適量

做法:烏梅洗凈,加入1000毫升水,浸泡10分鐘,然後加入桂花小火煮約20分鐘。濾掉渣滓,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烏梅生津解渴,桂花芳香醒脾,預防中暑。胃酸過多者不宜 5.洋參麥冬茶

材料:西洋參3克、麥冬10克、生甘草3克

做法:材料洗凈,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加蓋10分鐘,飲用

功效:洋參益氣生津,麥冬清熱潤燥,甘草益氣,用於傷暑心煩、口渴、自汗者。脾胃虛寒者不宜 消暑藥材和食材 清熱生津:甘蔗汁、椰子水、梨、無花果、奇異果、蓮藕、西洋參、麥冬、石斛

清熱利水:冬瓜、絲瓜、黃瓜、白扁豆、中國薏米、車前子、馬齒筧

清熱解暑:綠豆、豆芽菜、西瓜、苦瓜、水芹、荷葉、佩蘭

清熱降火:金銀花、菊花、西芹 趙戈中醫師

新加坡衛生部註冊中醫師、針灸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診療工作二十餘年,曾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現為新加坡義順三和中醫診療中心駐診醫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223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