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旦積累濕氣,就會造成這些病症!

濕氣過重往往是悄無聲息的,可是你知不知道濕氣過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問題?女性往往是最容易受到濕氣侵害的,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哪些壞習慣導致女人體內濕氣重】

濕氣一般是由外濕氣入侵體內產生內濕氣,如淋雨、穿濕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等等;同時飲食不當也會產生內濕氣,如夏天吃冰棍傷了脾臟,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多餘的水分停滯在體內就形成了濕氣。去濕氣不僅僅從飲食上去調理,更多的是從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做起。你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泄身體裡面的毒素,像跑步,游泳,球類運動都是一些不錯的選擇,其次不要接觸潮濕的東西,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杯子,房間濕氣重,記得開窗透氣,儘量保持空氣的對流!還有一點,我們身體9點到12點這些時間段自動調整,把身體內多餘的水分通過腎臟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體濕氣就不會重!

【體內濕氣重有何表現】

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 . 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觀察大便, ,吐出舌頭觀察一下 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濕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濕邪越厲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這就是體內濕氣很重象。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女人濕氣重的危害】

1、月經病

濕氣重會導致女性在經期前後肢體疲倦、疼痛,頭暈沉笨重或者低燒難退。嚴重的還會出現經行不暢或經前腹瀉,月經量少,痛經,經閉,甚至還可能導致不孕症。

推薦調理藥方:薏苡仁、赤小豆、芡實各5克,淡竹葉、馬齒筧、槐米、綠茶各1克,水煎服。也可沖泡袋泡茶,如亦舒堂薏仁茶,每日沖泡2——3包即可有效祛濕緩解病症。(經期不宜飲用)

2、帶下病

下的量、色、質、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狀者,稱為「帶下病」。主要見於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閉經、不孕、婦科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帶下增多或減少。內外濕相合,濕困脾土致使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泛濫導致代謝量多。

推薦調理藥方:黨參15克,焦白朮3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24克,炒薏苡仁15克,車前子12克,澤瀉9克,蒼朮9克,甘草3克,水煎服。

3、妊娠病

指發生在懷孕期間,與懷孕相關的病。妊娠病威脅准媽媽和胎兒兩人的健康,可妨礙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造成墮胎、小產,因此必須注意平時預防和發病後的調治。

推薦調理藥方:當歸12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黨參12克,紫蘇6克,陳皮5克,大腹皮5克,砂仁6克,藿香6克,佩蘭葉5克,甘草3克,水煎服。(孕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產後病

產後病也叫月子病」,產後的婦人「多虛多瘀」,氣血雙虧,脾胃不足,最易濕邪相犯而致產後吐瀉,水腫,惡露不行,肢體酸疼。

推薦調理藥方:焦白朮30克,巴戟天15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15克,茯苓12克,白果5克,蓮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服5——10劑即可見效。

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別讓濕氣有可乘之機

1泡腳去濕氣

醫書記載,薑片可以去寒濕,可以疏通五臟經絡,還可以消炎殺菌,能加速人體新陳代謝以及緩解疲勞,用姜水泡腳,可以促進濕氣派出!

在晚上睡前,可以用生薑煮水然後泡腳,泡到冒汗即可,有助於排濕

2自製祛濕茶---蒲公英棗紅茶

配方:狹基線紋香菜茶,枸杞,菊花,桑葉,決明子,重瓣紅玫瑰,杜仲雄花,葛根,蕎麥,玫瑰茄,甘草

功效:健脾又祛濕,適合體內濕氣重者。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凈,切段,烘炒製成茶,備用;

2、赤小豆、薏苡仁,炒熟,備用;

3、棗,紅玫瑰,洗凈曬乾,備用;

4、紅茶、炒製成茶,備用;

5、按照配方取材料,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每天用300ml開水沖泡蒲公英棗紅茶用作日常飲用即可,幫助清除體內垃圾,加速濕氣排出,以及調節新陳代謝。

3、拍打膝窩——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這個學位是人體最大的祛濕穴位,如果這裡被堵住,濕氣就很難從身體排出,關節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會發生。

平時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10分鐘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215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