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含三片姜,兩個月後身體出現神奇變化

姜是一種好食材,有可以當藥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含過薑片,含薑片一般都是早上含,晚上就一般不吃或者不含。也有句俗話說::「家備小姜,小病不慌」,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你們聽過這句話嗎?而且姜的藥用價值很高,不過很少人知道姜有怎麼大的用處。

姜還可煮成薑湯來喝,薑湯什麼味道也知道喝過的人才知道,我也很久沒有喝過。一般都是早上拿來含,一開始含姜有點不習慣,不過慢慢就習慣了。我朋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一段時間自己胃不怎麼好,而且還有嘔吐的現象,聽了別人介紹含姜可以好,就含了兩個了多月,結果也知道了好了,現在她每天都在含姜一天不含渾身不舒服。那就來了解一下姜吧!

營養的價值

姜的營養成分和蔥蒜相似,同樣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物質,並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還含有較多的揮髮油,可以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揮髮油主要成分為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門冬素、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絲氨酸、甘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等。

姜的功效與作用

姜很多地區都叫姜,不多還是有很多別名,我們來看看吧,姜有叫生薑、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生薑汁、薑汁。

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 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一、抗氧化,抑制腫瘤

抑制腫瘤作用;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

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誰說夏日沒胃口,薑黃炒飯能讓你胃口大開。這道美味佳肴具體做法是:1、材料:白飯兩碗、青豆、紅蘿蔔丁、香菇丁、木耳丁、青椒丁、紅椒丁各2湯匙、薑末半湯匙、薑黃粉1茶匙、生抽1茶匙、鹽少許;2、做法:熱鍋放適量油,下所有蔬菜拌炒,下醬油和少許鹽;下白飯,中火翻炒至飯粒分明,再下薑黃粉炒至均勻即可關火品嘗。

三、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薑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於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噁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8]

四、殺菌解毒,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五、防暈車,止噁心嘔吐

吃生薑具有防止噁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於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症」,吃點生薑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六、偏頭痛

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神經衰弱、晚空腹各飲用熱姜水1至2杯,可收到補氣、提神之效。持續下來,對神經衰弱、頭暈、煩躁等症具有良好療效。

七、消除酒醉

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裡加適量蜜糖,讓身體直接吸收,以緩解或消除酒醉。

八、減輕面部暗瘡

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九、防治頭皮屑

然後再用熱姜水清洗頭髮,可有效防治頭皮屑掉落。此外,經常用熱姜水洗頭,對禿頭亦有一定治療效果。

十、緩解腰肩疼痛

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十一、消除腳臭

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乾,加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十二、祛除老年斑

取新鮮生薑一塊,用刀斜向切出斷面。用斷面在老年斑部位進行擦拭,每天2~3次。

姜的食用方法

生薑汁

將生薑洗凈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噁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2.生薑皮

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3.煨姜

將原只鮮生薑洗凈,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濕,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4.晨起含薑片: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開水,然後將生薑颳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燙一下,再將薑片放入嘴裡含10~30分鐘,咀嚼。堅持食用,對預防感冒大有裨益。

5.喝生薑大棗湯:早晨取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特別適合冬季手腳發涼的人們食用

不適合食用姜的人群

1、手腳心發熱的人:這類人屬於陰虛體質,是體內津液不足所導致。但是生薑是屬於溫補的食物,如果食用的話就會導致津液損耗,陰虛更加嚴重,還會伴隨口乾、眼乾、心煩易怒、失眠等症狀。

2、眩暈耳鳴的人:有此症狀的人多是由於肝火過旺導致的一些併發症所致,這類人本來就陽熱亢盛,如果再吃過多的姜,相當於「火上澆油」。

3、肝炎病人: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都是忌吃薑的,因為常吃薑會加重其症狀,生薑引起的燥熱對炎症的消除不利。

4、口臭的人:中醫認為口臭是由胃熱所致,生薑性溫,胃熱的人吃會加重原有的胃熱,甚至引起牙痛、頭痛、痔瘡出血等症狀。

5、便秘人群:便秘是屬於一種腸熱的症狀,如果在食用生薑的話,就會加重病情。

6、咳痰較黃的人:痰黃的人是因為肺熱肺燥,生薑性溫,食用姜易加重症狀。

7、脫髮的人:中醫認為,頭髮與腎有密切關係,老年人腎精不足,腎陰虧虛,頭髮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就會脫髮,生薑性·溫,脫髮的人食用,腎陰虛更甚,會加重脫髮的程度。

還有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現在很適合含姜,為何呢?因為現在正是出夏,也是濕氣盛行的時候,多含姜可以幫助你祛濕防濕。一般適合用姜的最好不過,要是不合適用姜祛濕的的朋友可以來了解一下這些祛濕的方法。濕氣不是一件小事,不要不當回事。看看濕氣都有什麼表現?怎麼來去除?

1、人的小肚子顯得很脹,看起來會比較大,肚子裡面並不是脂肪而是濕氣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肥胖,有些人還會出現浮腫的症狀。這個不是小問題,所以大家要多注意。

2、不知道你們睡覺會不會流口水,多數人說流口水是個人的習慣,然而,這並不是流口水是你身體發出的信息,而是濕氣重的人舌頭上會有一層很厚的舌苔,舌苔邊緣有齒印。

3、大便不成形、沾馬桶:濕熱會傷及脾胃,導致排泄功能出問題。尤其在春天,你會發現自己拉的粑粑很稀,還沾便池。

4、女人小便及婦女帶下:出現小便渾濁、白帶增多、陰部瘙癢等情況。這也證明了你體內是濕氣重,這些表現很明顯看出來。

5、要是人身體的各項功能開始下降,對於房事也是很理想,女性還會有陰部的潮濕難聞,男性常見為陽痿早泄,房事不振現象。

祛濕方法

調味料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因為它們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2.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排毒,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提高代謝效率,而且還可以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3.注意室內通風

不通風是加重濕氣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細節也會導致周圍環境和身體里的濕氣加重,比如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

4泡腳

在自己的泡腳水裡放置艾草,有助於體內去除濕寒,因為艾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使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令體念的濕寒濕氣排出體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123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