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只要能夠做到長期堅持、適度,對身體都是大有益處的。在安全的前提條件下,無論是處於哪個年齡階段,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都應相結合,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的。
有氧運動
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鍊。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2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0%)。有氧運動是一種恆常運動,是持續5分鐘以上還有餘力的運動。
有氧運動過程中,肌肉的能量主要來源於體內糖、脂等的徹底氧化。
衡量是不是"有氧運動"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 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鍊的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周堅持3到5次。這種鍛鍊,氧氣能充分燃燒(即氧化)體內的糖分,還能夠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因此,假如體重超標,要想通過運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像慢跑、騎自行車。
無氧運動
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長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
無氧運動是相對有氧運動而言的。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謝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體的能量是通過身體內的糖、蛋白質和脂肪分解代謝得來的。在運動量不大時,比如慢跑、跳舞等情況下,機體能量的供應主要來源於脂肪的有氧代謝。以脂肪的有氧代謝為主要供應能量的運動就是我們說的有氧運動。當我們從事的運動非常劇烈,或者是急速爆發的,例如舉重、百米衝刺、摔跤等,此時機體在瞬間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況下,有氧代謝是不能滿足身體此時的需求的,於是糖就進行無氧代謝,以迅速產生大量能量。這種狀態下的運動就是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的好處
減肥
散步可使脂肪燃燒,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體重。加飲食調節,可使內臟脂肪減少。有利於減肥。科學家們認為,在飯後45分鐘散步,即使是短距離的,也會見效。如果一個人晚上食用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第二天早晨才進行鍛鍊,只能消耗掉過量的食物,而大部分脂肪已被吸收。
緩解壓力
運動可消除緊張的壓力。溫和運動可以調節心情,化解不良情緒,具有宣洩功能,可以釋心理的壓抑,忘卻煩惱,同時也可以帶來身心上的愉悅。
保持關節健康
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保持關節健康的秘訣之一,是經常讓它們做一些適當的特定運動。膝蓋和肘關節是樞紐,它們能使我們腿和胳膊在一個平面上運動,就象門的和合頁一樣。如果側向拉伸或旋轉膝蓋與肘關節,特別是強行用力時,會使周圍的韌帶拉傷。簡單的步行、下蹲,爬樓梯,踢球對於活動膝關節都是很有效的。步行、騎腳踏車對於膝關節痛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選擇,這樣他們可以在不承受體重的情況下進行運動。
降壓
研究指出,10周運動後,可使收縮壓降低10mmHg,舒縮壓降低5mmHg。新的研究顯示,每天散步4次,每次20~30分鐘,降壓效果最好。
提高機體抗衰老能力
增強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降低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對於超重的中老年人,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減少體脂含量。
預防骨質疏鬆症
好多人只知道要攝取多些鈣質,但就忽略了其他同樣重要的因素,如多做負重運動,所謂負重運動,即是運動時體重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壓力,例如步行、跑步、打球、跳舞等,可令骨骼強健,減少骨折的機會。一般建議每周進行三次負重運動,每次至少15分鐘至半小時,視自己的體力而定。
增加帶氧能力
機體的氧氣是隨血液供應全身需求的,隨著適量的運動,人體吸入大量氧氣,可以幫助我們減輕疲勞,同時消除壓力。
到底該如何選擇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就要依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目標。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選擇有氧運動則比較好。如果想提升力量、塑造肌肉線條,那就應選擇無氧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5091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