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多是不是腎不好?這 10 個常識要知道
每個人每天都會尿尿。
可能大家都認為尿是人體的排泄廢物,並不能從裡面領悟出深刻的道理。
但是,作為在身體里兜了不止一圈的特殊遊客,尿在人體健康這件事上很有發言權。
請來了泌尿外科醫生,他會給大家翻譯一下,我們的尿會說些什麼。
尿多是不是代表腎不好?
此言差矣。
其實尿量是「善變」的,比如天氣熱出汗多,尿自然會減少,要是水喝多了,尿就會增加。
而且,「腎不好」更多的表現恰恰是尿少,至於尿多,只在一些急性腎功能損傷的過程中會短暫出現。
當尿少到不能滿足人體需要時,抽血檢查就會發現「腎功能異常」,如果一直少下去,甚至可能發生「尿毒症」。
當然,確實還有些疾病會讓尿變多,但不一定是腎病,比如如糖尿病、尿崩症等。
人每天有多少尿?
大家可別小看兩個腎臟,它們每天產生的原尿量有180升,差不多相當於3個我……的體重。
因為腎臟重吸收濃縮作用,最終形成的尿只有1000~2000毫升,相當於2~4瓶礦泉水。
一天尿幾次算正常?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題:
一個正常人24小時總尿量是1500毫升,每次尿尿會排出300~400毫升,按350毫升算,那就要尿:4.3次。
當然,這是個平均數,通常健康的成人白天會尿3~6次,夜間尿0~1次。
如果24小時尿了8次以上,夜尿超過2次,每次尿得還特別少(小於200毫升),就屬於「尿頻」。
當然,水喝多了老是跑廁所,這就不算了……
喝完水就尿是正常的?
一般都是。
人體有點像防護嚴密的軍事基地,裝了很多靈敏的監控設備。大量飲水時,水份被胃腸吸收進血液,馬上就會被監控到。
身體知道「水多了」,便會通知腎臟趕快排水,尿也就來了。
關鍵是,不同的人,這個反應時間長短並不一樣。
所以,喝了水很快就上廁所完全可能是正常的,一般不用太擔心。
其實,喝完就尿只能說明了身體監控靈敏,會及時報警,這總比過量飲水不能及時排出、導致「水中毒」要好吧?
正常的尿沒有異味
說好的「尿騷」呢?
其實,作為泌尿外科醫生,必須說一句公道話:
新鮮尿液非但不「騷」,反而有特殊的、微弱的芳香味(或氨味),並不難聞。
不過尿放久了,細菌滋生,尿素分解,氨味就會很濃,於是就變騷了……
如果尿液的氣味變得很特殊,可能是疾病的預兆。
比如,蘋果味的尿可能是糖尿病酮症,腐臭味的尿可能是由於細菌感染,刺鼻的氨味則是膀胱炎或尿瀦留的表現。
正常的尿顏色也有深有淺
正常的尿色,其實有點像「沒起泡泡的啤酒」。
尿之所以有顏色,主要是溶解了一些色素,如果喝水少,濃度高,顏色就會深,反之,水喝多了尿色就會變淺。
尿的顏色有時也預示一些疾病,比如:
乳白色尿可能是感染化膿引起的「乳糜尿」,濃茶色尿可能是肝膽問題,醬油色尿可能是發生了溶血或肌肉損傷,紅色尿則說明尿里有血……
大家注意,醫生平時不會僅憑尿色就給人看病(因為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尿色,比如藥物、飲食),大家就不要「對色入座」啦。
人真的會被嚇尿
真的會。
排尿的過程,是膀胱、括約肌、神經等系統充分協調、配合完成的過程。
不信你看,如果在大庭廣眾之下尿急,我們還是能通過大腦發出指令:要憋住,不能隨地小便。
但遇到特別恐怖的情況時,這個控制機制可能會失靈,於是大腦無法下達指令,括約肌突然放鬆,人就……嚇尿了。
憋尿真的能把人憋死
沒錯,人真的能讓尿憋死。
經常憋尿,時間久了膀胱功能會受影響,繼續發展的話,尿液倒流就可能傷腎,再嚴重一些的話,「傷心、傷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都是有可能的。
其實我還見過更極端的情況,一個人怕別人嘲笑自己腎虛,酒後忍著不上廁所,硬是把膀胱「憋炸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997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