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特別好,但這麼吃就錯了

常識分享| 2017-05-10| 檢舉

雞蛋可比人剛強多了。

一隻受了精的蛋,在沒有養分外援的幫助下,只需求適宜的溫度、濕度,借著自身的養分物質,就能完結一隻小雞生長發育到孵化的全過程。

不過雞蛋天然生成的養分優勢也確實能支持人家這麼任性,已然雞蛋養分這麼好,是不是我們也能夠很任性地吃?

想太多了兄弟,這 10點可要留意了……

雞蛋不要吃太多

雞蛋好吃,廉價又養分,不意味著你就能夠很任性地狂吃。

《我國居民膳食攻略 2016》主張每周不要超越 7個雞蛋,至於究竟吃幾個,仍是得看情況來,比方:

正常成年人、老年人,主張天天吃 1個雞蛋;

孩童、孕婦、乳母和運動量大的人,由於對蛋白質需求量比較高,能夠天天吃 1~2個雞蛋;

膽囊炎病人能夠吃蛋清,蛋黃就要穩重;

肝腎功能阻礙者,狂吃之前要問下醫師的主張,究竟過多的蛋白質會添加腎臟擔負。

蛋黃不要順手扔

本來,雞蛋的大部分養分仍是在蛋黃中。

可是不少兄弟懼怕膽固醇高,吃雞蛋都習慣丟掉蛋黃,只吃蛋白。

奇怪了,人膽固醇怎樣就成為壞東西了,它也是人體每一個細胞都需求的主要成分,本來真正該怕的,是膽固醇氧化。

可是,蛋黃自身無罪,它的膽固醇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很難和氧氣觸摸,那些不妥的烹飪才是製作氧化膽固醇的元兇巨惡,比方焗蛋黃、炒雞蛋、煎雞蛋等……

煮雞蛋不要煮過頭

通常煮、蒸雞蛋的時刻應該控制在 10分鐘以內,時刻過長,除了口感變差,蛋白質也會凝結,讓人欠好消化。

此外,蒸、煎蛋的時刻過長,還會讓脂肪和膽固醇的氧化程度敏捷上升,養分可就大打折扣了。

雞蛋生吃不可取

不少兄弟看到加熱有風險,立馬打起了生吃的主見。

雖然生吃雞蛋逃過了膽固醇氧化的風險,但也許很難躲過沙門氏菌的威脅。

究竟,誰能確保行將吃下去的雞蛋來自何方,千萬要留神細菌污染。

此外,生蛋清中富含抗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阻礙生物素的吸收,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讓人不簡單消化,養分吸收差。

不要相信雞蛋的食物相剋

之所以說「雞蛋和豆漿不能同食」,本來即是「抗胰蛋白酶」的鍋,簡單讓人不消化,生豆漿和生雞蛋都有。

這種物質見熱死,只需把雞蛋煮熟、煮透就能夠定心吃了。

雞蛋不要常溫保留

雞蛋養分豐厚,不只招人喜愛,細菌也喜愛,只需溫度適宜,培養出細菌是很簡單的。

可是,不管從安全仍是養分的視點思考,雞蛋買回來都要及時放冰箱裡保留,最好的貯存溫度是 0℃~4℃,保留時刻別超越 30天。

雞蛋不是好的補鐵食物

雞蛋黃的含鐵量雖然不低,但吸收率卻很低,可是動物性食物,比方肝臟、紅肉,不只含鐵量高,吸收率也罷。

所以,就別依靠雞蛋來補鐵了,特別是寶寶的榜首口輔食要富含鐵,肉泥真的比蛋黃好許多。

不要在乎雞蛋外殼的色彩

雞蛋之所以色彩不一樣,不是由雞的品嘗決議,而是由雞的種類決議的,而這些不一樣色彩外殼的雞蛋在養分、口味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總歸,愛買哪種買哪種。

不要沉迷土雞蛋

土雞蛋和養殖雞蛋在養分上並沒有區別,反倒是土雞蛋被環境污染的也許性會更大一點。

所以,就別沉迷土雞蛋了。

不要忽視雞蛋過敏的景象

雞蛋是人類第二大的食物過敏原,僅次於奶製品。

這是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把雞蛋的蛋白質當成細菌,病毒一樣來攻擊,這種過度地錯誤的反響稱為過敏。

雞蛋過敏的人要儘量防止吃雞蛋,乃至富含雞蛋的食物也有必要嚴加留意,特別當買其它食物時,要記住看看成分表,防止誤食然後過敏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997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