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以後,一定要注意預防這 5 種疾病

追光著| 2017-04-24| 檢舉

四十歲以後,一定要注意預防這 5 種疾病

原創 2017-04-23 健康頭條

有句俗話是「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後病找人」,雖不完全科學,但也有些道理。

年輕時,仗著身體青春活力,不注意愛護,養成了不好的生活習慣,長此以往,為以後的疾病埋下了根。

上了四十歲,逐漸步入中年之後,身體就像一台使用了比較久的機器,各個零件都出現了「磨損生鏽」,一些毛病逐漸顯現。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注意保健、預防疾病的理念,應該始終被我們重視,而中老年人就更是如此了。

下面會提到 5 種疾病,健康頭條會跟老友們講講,這幾種常見疾病及在預防上要注意的點。

心肌梗死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心臟如同身體的發動機,如果為心臟供血的血管堵了,就會發生心梗。急性心梗極其兇險,若救治不及時極容易導致死亡。

男性超過 55 歲,女性超過 65 歲都是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但關注新聞的朋友會發現,四十歲左右的人也會發生心梗。

中風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中風是個俗稱,指的是一類急性腦血管疾病,最終都會造成大腦損傷,引起癱瘓、昏迷、不會說話等。

中風常被認為是一種老人才會得的病,但有調查發現,中青年發生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無論心梗,還是中風都是血管疾病,因此在預防措施上有很相似點。

戒菸

吸菸會損傷血管,增加心梗、中風風險。

限酒

能不喝酒就儘量不喝,如果非得喝,一定要控制量。

運動

每天約 40 分鐘,每周 4 次;推薦慢跑、太極、廣場舞等中低強度運動。

飲食

注意食物少鹽(每天 6 克以下)、少油脂、多吃蔬菜水果。

減肥

肥胖會增加中風、心梗的風險,肥胖的朋友要注意減肥。

體檢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能損害血管,對於沒有三高的朋友應定期體檢監測這些指標;已患三高的朋友要控制好相應指標。同時,還要注意心電圖、頸動脈彩超等檢查。

各種腫瘤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腫瘤的種類很多,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腸癌等等。

在減少腫瘤發生這件事上,我們能做的有三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遠離各種致癌物、早發現並及時處理。

健康生活方式

如上文提到的戒菸、限酒、運動、飲食、減肥。

遠離致癌物

石棉、檳榔、發霉食物中的黃曲黴素(發霉的玉米花生)、鹹魚、腌制肉類都屬於具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應儘量避免。

早發現早處理

即使是兇險的癌症,如果能儘早發現並及時處理,通常是能提高治癒率和生存質量的。

而儘早發現癌症的辦法即常規查體、X 片 / CT、腫瘤標誌物等檢查。

骨質疏鬆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大約從 35 歲開始,骨質就開始流失,因此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導致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等。而骨質疏鬆也是可以預防的。

均衡飲食

增加飲食中鈣及蛋白質的攝入,多吃奶類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新鮮的蔬菜。少喝咖啡、不喝可樂等碳酸飲料,以預防骨質的流失。

適量運動

人在運動時,肌肉的活動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進行代謝,從而使骨骼更強壯。

適量日光照射

適量地接受陽光照射,可以促進維生素 D 的生成,促進鈣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鬆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建議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 20 分鐘日照,夏天要避開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的這段時間。

此外,骨質疏鬆初期症狀不明顯,建議 40 歲以後的朋友,如果出現腰部、背部等持續疼痛時,應檢查骨密度明確是否有骨質疏鬆及相應治療。

骨關節炎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很多朋友上了年紀容易出現膝蓋疼痛,其實大多情況是骨關節炎。據統計,60 歲以上的男性有 60%~70% 的人患骨關節炎,女性則更多。

預防骨關節炎可以著重做到以下兩點。

護膝好習慣

避免過多走樓梯、走遠路,不要讓膝蓋負重過多,太胖的朋友要注意減重。

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比如,平躺在床上練習抬腿:伸直腿,勾住腳,把腳抬離床面 40~50 厘米左右;堅持 10~15 秒後再放下;兩腿交替進行,每次做 3~4 個;每天早晚都做幾次,以此加強股四頭肌力量。

希望各位老友都能重視預防,遠離這些疾病,身體健健康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843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