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乾枯變稀警惕5種病 貧血易致頭髮大量脫落

常識分享| 2017-04-24| 檢舉

頭髮乾枯變稀警惕5種病 貧血易致頭髮大量脫落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英國毛髮學專家菲利普·金斯利的文章,告誡大眾燙髮、染髮及美發會造成發質變脆和乾燥,甚至造成不可逆損傷。此外,頭髮變化還直接反映出人體內部健康狀況。頭髮失去光澤、變得乾枯、易斷、分叉及頭髮變稀等都是健康問題的標誌。

1.貧血。

人體需要鐵質幫助生成紅細胞,以便向全身輸送氧。缺鐵會導致貧血,紅細胞因此減少,頭皮得到的血氧量也隨之下降,毛囊處於「飢餓」狀態,最終導致頭髮慢慢脫落,頭皮日益顯現。專家表示,補鐵有助改善貧血症狀。缺乏維生素C,攝取咖啡因或酒精飲料都不利鐵質吸收。建議喝果汁並進食富含鐵的食物,能讓頭髮恢復生長。

2.飲食紊亂症。

減少食物攝入量,會導致頭皮血流量下降,進而影響頭髮正常生長,嚴重時會導致頭髮失去光澤甚至脫落。專家表示,脫髮很少是永久性的,但是保持平衡膳食,多攝入蛋白質,對防止脫髮非常關鍵。頭髮是由蛋白質構成的,當毛囊蛋白質處於最低值的時候,多攝入蛋白質(特別是早餐)就顯得格外重要。另外,飲食應富含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鋅及重要脂肪酸等。

3.多囊卵巢綜合徵。

婦女多囊卵巢綜合徵是由於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患者前額及頭頂會發生頭髮稀少症狀。這一情況大多發生於有脫髮家族病史的患者中。專家表示,患者頭上掉發,但是臉上和身上毛髮卻會瘋長。降低雄性激素的藥物和促進血液流動的頭皮按摩,都有助於患者的頭髮重新生長。

4.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症狀是脫髮。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新陳代謝及頭髮正常生長。由於所有毛囊都受到影響,所以脫髮不是局部現象。專家表示,藥物及其他治療手段都有助於緩解病情。為了讓頭髮恢復如初,最好多攝入蛋白質,每天早晨做頭部按摩。

5.壓力綜合徵。

壓力會導致華發早生。壓力大時人體釋放多種激素會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影響頭髮色素沉澱。壓力綜合徵會導致禿頭症———人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頭皮細胞,造成頭髮大片脫落。心理放鬆和服用復合維生素B都能改善白髮早生問題。

補充閱讀:頭髮泄露你的性格秘密

每個人的頭髮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每個人的臉孔一樣各有特點。有的人頭髮濃密,有的人稀疏,有的人乾枯,有的人潤澤。頭髮不僅是人體的一種附屬品,通過頭髮也可以辨別身體狀況。你知道由發黑、發淡、發濃、發稀等頭髮狀況可以了解你身體的秘密嗎?從頭髮不但透露了你的個性,也透露了你的健康狀況。

依照經驗:

1、發質「硬」的人多半個性剛烈、敏感度遲鈍,在健康上比較容易有用腦過度、自律神經衰弱、頭暈的現象。

2、頭髮「細軟」的人,極為敏感,感性成分高,而且容易有濕疹與腸胃的毛病。

3、頭髮「毛躁」的人有情緒化的傾向。

4、「卷髮」的人容易胡思亂想,如果是「又卷又硬」的發質,想得多也說得多,身體的腎臟也比較不好。

5、發質「軟而卷」的,什麼事都藏在心裡,悶著不說出來,他們的消化系統相對較弱。

6、「直發」的人性格直接,正面思考也比較強。

頭髮的「長短」也與個性有關

「長發」的人女性化的成分較濃,短髮的人具有男命,比較像男人婆,而當健康情形不好時,最好頭髮也不要留太長(當然也不是太短),行動力才會增加,整個人顯得比較有精神。

頭髮的「多寡」也相關性格

1、頭髮「多」的人,想得也多,想太多了還會有頭痛的問題。

2、頭髮「少」的人則比較神經質,消化系統也較差。

由於每個人的頭髮都擁有多種特質,以至於很多人的性格都有不同的面向,還不時帶有矛盾的成分。而個性最好的人,她的頭髮通常是不粗不細、軟硬適中,發量剛好,還帶有光澤。

雖然這僅是有此一說,但是用心照顧頭髮,經常留意發質的變化,不管從美容觀點、健康立場,或是經驗法則,顯然都是不變的真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843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