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10個養生「黃金期」 抓住了比同齡人多活十年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就能事半功倍,養護身體也是如此。
權威專家,告訴你養出好身體的10個最佳時機。
打基礎:生命前1000天
國外醫學專家和營養專家經過大量研究,提出了生命早期1000天的理論。即從媽媽懷孕到孩子2歲期間的母嬰營養將影響人一生的健康。
若這一時期營養不良,兒童就容易出現體格、智力發育遲緩問題,未來患上慢性病的風險也將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這種危害是不可逆的。
因此,必須要注意母嬰營養,母乳喂養是讓孩子避免此類傷害的重要措施。
腦發育:0~3歲
剛出生時,人的頭圍長得非常快,到2歲時逐漸穩定。正因如此,0~3歲是進行早教的「黃金期」。
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充足均衡的營養,並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通過陪伴、撫觸、不斷對話等方式,為孩子聽覺、觸覺等感官發育創造最佳環境。
長高:0~3歲和青春期
0~3歲的嬰幼兒期和青春期(女性為十一二歲到成年,男性為十三四歲到成年)是長個最快的兩個時期。
在此期間,應保證孩子營養均衡、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晚10點前入睡。
三四歲後,孩子在春秋季節長得相對快些,要避免他們在這段時間生病。
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速度,如一年身高增長少於5厘米,應提早檢查治療,最好不要晚於八九歲。
補鈣:30歲
補鈣是一生的功課,但30歲後,女性要特別注意。因為30歲時,人體儲存鈣量達到頂峰,之後便會緩慢下降。40歲後,應將補鈣常態化。
加拿大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發現,與不常補鈣的女性相比,每天補鈣1000毫克的女性,早亡危險降低22%。
專家提醒,補鈣以飲食為主,多喝牛奶,多吃奶製品、豆製品,另外還要多曬太陽。
女性生育:25~30歲
從純生物學看,25歲左右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此時子宮頸管彈性好,容易擴張,子宮肌肉收縮有力,更能做到分娩平安。
如果結合社會、心理因素考慮,25~30歲則是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心理、生理都已十分成熟。
年齡再大,不僅受孕機會變小,流產或難產的風險也會加大。
男性生育:30~35歲
男人的精子在30歲時質量最高,持續5年到35歲為止,此後質量開始下降;
這一階段的男性身心更成熟、事業相對穩定,生出來的孩子智商也較高;
男人超過35歲,讓妻子懷孕的幾率每年下降3%,還會增加妻子自發性流產的幾率。
女性預防心臟病:絕經前後
研究發現,女性絕經期前受雌激素保護,患冠心病幾率約為男性的1/4,絕經後很快攀升至與男性持平。
專家提醒,有「三高」危險因素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血壓、血脂等指標的變化,同時關注嚴重的疲勞乏力、莫名出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等不典型心臟病症狀。
男性預防心臟病:35~45歲
有數據顯示,男性第一次患冠心病的年齡比女性約早10年。按照女性45~55歲為絕經期計算,男性預防心臟病的重要時段應為35~45歲。
預防中風:40~50歲
引起中風的原因很多,其中,不良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是我們有可能規避的。
40~50歲後,中風發病率開始明顯升高,到六七十歲時進入高發期。
抽菸、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年齡大、直系親屬中有中風病史,這6項危險因素中如果滿足3項,表明發生中風的風險很大,生活中一定要更重視吃動平衡。
防痴呆:65歲後
多項研究發現,65歲以後老年痴呆的發病率逐漸增加。
大腦越用越活,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練習,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學,跟別人打打牌,多看書寫字等。
老年痴呆很難發現,子女得多加留心,如果發現父母經提醒後還會忘記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或者看電視劇老忘掉前面的劇情等,就應及時到神經科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843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