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陳得財| 2017-04-19| 檢舉

看看這些癌症康復者的真實經歷,他們都恢復的非常好。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和北京癌症康復會一起徵集了十位癌症康復者的故事,作為癌症患者,他們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康復故事,向他們致敬,他們都是浴火重生的勇士,祝願他們的生活繼續精彩美好。

仇靜,60歲——2007年被確診為直腸癌並進行了手術放化療

2007年3月在我即將跨入50歲的那一年,被確診為直腸癌並進行了手術放化療。也許我生來就不是個堅強的人,當時家裡並沒有告訴我病情的真相,在一次出院診斷證明書上才得知,心情萬念俱灰,異常低落。

在治療期間經病友介紹,得知有癌症康復這麼一個組織,針對術後病人有科普講座,抗癌理念等指導,也是試探性地加入了北京癌症康復會。

初期也就是在活動站打打太極拳,很少和以前的朋友談起自己的身體情況,擔心這些健康人不理解,情緒很是沉悶。

2010年10月我參加了由北京癌症康復會舉辦的第十八期學習班,頓時豁然開朗,期間有李萍萍會長講解的「生活質量與於改善疾病的中西醫互補優勢」,北京軍區總醫院,腫瘤科主任劉端祺的「活在當下,轉移注意力」以及心理醫生唐麗麗的「心理健康為基礎,精神不能垮」等等。一周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我認識到得病在天,治病靠自己,有康復會這個大家庭,我們不再孤單,不再害怕,我們對待癌魔不再是坐以待斃,而是拼搏求生。

2013年我參加了康復會志願者團隊並承擔起隊長的職責,積極組織大家在醫院門診導醫的崗位奉獻著我們癌症康復後的正能量。

是醫生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是康復會培養了我們戰勝癌症的信心,是醫院給了我們展示新生的平台,我會堅持在這裡回報社會,持之以恆。

方婉玲,69歲——2000年三月因乳腺癌接受改良根治術

48年四月出生。2000年三月因乳腺癌接受改良根治術。

術前,52歲的我看起來比較年輕,由於工作關係,著裝比較講究,氣質比較好。手術讓我的身體殘缺,化療讓我成了光頭,曾經的美麗和風采不再。

面對鏡中的我,不由得悲傷,沮喪,宅在家裡怕見人。康復會的病友們來看我,講述他們如何走出癌魔的陰影,傳授他們的康復經驗,讓我看到了希望,獲益匪淺。

從此我也成為一名康復志願者。我參加了模特隊,兩個合唱團,經常參加各類演出及海淀區北京市的比賽。我幫助保姆照顧年邁的的父母,今年我的父親已經百歲,我很有成就感。我想,「被需要」是我的動力,我每天忙碌著並快樂著。

李萬楨,68歲——1992.12.17日手術,乳腺癌中期

1992.12.17日手術,乳腺癌中期。 92年12月一個陰沉的冬日,輾轉三個醫院,最後結果(乳腺癌)可能嗎?老天怎麼會這樣不公平那,會讓我得"癌"!生活為什麼要給我這麼多磨難那?

經過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回城工作一直很努力,女兒10歲了,我稍微輕鬆點了,怎麼癌又降臨到我的頭上,死亡在向我招手,沉下心把後事安排好,去住院也是走向刑場,看了一眼我住了十幾年的家,這裡的人和物與我無緣了,心如刀絞住進了醫院,入院後手術,化療,放療忍受治療的最大痛苦。

在住院治療時,一位病友介紹,在公園裡有一個癌症康復組織病友們一起鍛鍊,出院後找到了組織(癌症康復會)從93年入會後積極參加康復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康復學習班,健康大講堂學習康復的知識,旅遊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幫助新病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是我最大的快樂,感覺我的生命還有價值,要為新朋友做出榜樣,有了康復會這個醫患結合的組織就有了戰勝疾病的方向,要做向癌魔鬥爭的強者!

李奕——乳腺癌術後15年

15年前,當我看到那張寫著「乳腺癌」字的診斷書時,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當時無比的茫然與惶惑……

我現在康復得很好,回顧自己的康復之路,首先慶幸我找到了「組織」,是癌症康復會這個「醫患結合,科學抗癌,群體抗癌」的組織,一路指導我們科學抗癌,健康飲食,積極鍛鍊,唱歌、旅遊,愉悅身心,在這裡還找到了群體抗癌的「戰友」,讓我克服恐懼,增強自信。

心情愉快是抗癌的良藥,尋找快樂對康復很重要,我們自娛自樂,助人為樂,如今我已經從患者—康復者—志願者的道路上成長 。我的康復路就是群體抗癌之路,就是感恩與回報的志願者之路。

孟華,69歲——乳腺癌,確診時間1996年6月

在北京腫瘤醫院經手術,化療到1996年底結束。服用化療藥5年,康復至今已經21年了。

在最後一次化療做完,那時的我身體虛弱,頭髮掉光,化療的反應讓人生不如死,不知自己還能活幾年。是季加孚大夫的一番話給我打了一針強心劑,他說:"老孟,手術化療做完了,一定按時服藥,按時複查,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別把自己當病人,注意適當進行鍛鍊一定能康復!"我聽了心裡馬上敞亮了,我不是病人了,我還能好好活著一定能康復!

我參加了北京康復會,在這個大家庭里得到康復會領導和朋友們的關心鼓勵,使我更加增強了康復的決心。在康復的路上我經過實踐,摸索找到了適合我自己的鍛鍊方法:就是練瑜伽。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認真的跟著電視學習,調整呼吸,雖然做的不規範,不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身體有了變化,有的動作我可以做得比以前規範了,腿可以盤上了,最重要的是每天早上起來有精神了,心情也好了,高高興興吃的香睡得好身上有勁兒了。

我每天早上堅持練習40分鐘,到現在已經21年了。我參加了舞蹈隊,合唱團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收穫了健康快樂。我覺得癌症不可怕,只要找到增強身體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別把自己當病人,持之以恆堅持鍛鍊就一定能康復!

王畯 71歲——1992年3月確診食管鱗狀細胞癌

因經常胃疼、反酸、呃逆,做胃鏡檢查。檢查時,發現食管接近賁門處部分糜爛穿孔,病理報告「食管鱗狀細胞癌」,已經是中晚期。

1992年4月7日開胸做食管癌根治術,胃切掉四分之三,食管切掉6公分。周圍淋巴結清掃,未發現轉移灶。術後輔以中藥調理和郭林氣功鍛鍊,著重樹立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科學抗癌。

積極參加抗癌群體活動,在與癌友的交流中,汲取正能量,增強抗癌信心。適當時機回歸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最終得以康復。

閆茂順,73歲——95年12月確診胃癌。

黨齡52年,軍齡11年,癌齡21年,一生就這樣平平淡淡走過來了。

1995年12月21日入院,96年1月16日出院,共26天,術後病檢結果為,胃大彎側平滑肌肉瘤大小,4X4X2.5Cm惡性腫瘤,胃切除五分之四。

為了養病96年8月,53歲時辦理了病退手續。

2000年1月5日參加了康復會,受到了正統的康復教育,由了解癌,認知癌到戰勝癌。主要體會,

1,做到兩個改變:改變心態,從怕死改變成怕老,抓緊時間樂哈一天是一天;改變習慣,得病後把煙,酒都戎了,飲食做到四要,軟,熱,雜,淡。

2,做到二個堅持,堅持鍛鍊,我每天堅持打太極拳,目前是一級社會指導員。堅持定期複查21年來從未間斷。

3,發場一個精神,那就是在生活中淡泊名利,甘心奉獻精神。

閆宇紅,62周歲——2000年2月被確診為左乳浸潤性導管癌伴腋下淋巴轉移

我是一名大學退休教師。2000年2月被確診為左乳浸潤性導管癌伴腋下淋巴轉移。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做了手術。術後化療六個周期。

2001年12月刀口處復發同時考慮為胸椎骨轉移。於是二次手術並放療化療歷時一年。之後又內分泌及其它藥物治療,歷時五年後基本康復。

我的康復經驗是無論出什麼狀況都要在正規或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另外我從患病初期就參加了北京癌症康復會,在這個抗癌組織的群體中我受益匪淺!經常和病友們在一起堅持鍛鍊身體,唱歌跳舞並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易凈瑜,76歲——1989年4月21日在北醫三院進行左側乳腺根治術

罹患乳腺癌三期,1989年4月21日在北醫三院進行左側乳腺根治術。

鑒於傷口創面大,癒合期較長,沒有進行放療。

術後兩年內進行了四個療程的化療,自身樂觀豁達的胸懷,術後至今近二十八年,病情穩定。

樂於助人,擔任義工多年,為廣大病友提供幫助,還曾被評為「傑出的抗癌明星」。

周平——2004年9月被確診為乳腺癌

2005年3月做了改良根治術,術後經病友介紹參加了北京癌症康復會。在康復會找到了快樂,找回了健康。在老志願者的感染下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

首先自己康復了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走向康復,走向健康。治療上我們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系統的治療,定期進行複查不迷信偏方。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健康的飲食。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建立積極的信念。走出自我封閉的生活圈子,參加社會和康復會組織的互助娛樂文體活動。

一晃十二年過去了,我從一個茫然無知的新病人,到今天能幫助病人排悠解難,帶領會員參加康復會和社會上組織的各項活動,成為一名為抗癌事業奉獻愛心的康復志願者,我深深的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會一直用自己的愛心和親身經歷幫助更多的患者,傳遞健康,傳遞快樂,傳遞幸福,愛的傳遞者……

10位癌症康復者故事講完了,雖然平淡,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祝福他們越來越好!

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北京癌症康復會!

(如上內容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和北京北京癌症康復會提供)

58評論

美食看天下12-16 16:40

1226贊

也許大家都會認為患上了癌症就等於身患絕症,是不可治癒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些癌症還是能夠治癒的,那麼哪幾種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呢?

1.大腸癌:80%的早期腸癌可被治癒

博主看到統計數字表明,大腸癌的發病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同步上升趨勢。大腸癌與胃癌相對照,有「此消彼長」的趨勢。曾經,中國是胃病大國,那是物質匱乏時代的產物。現在,物質豐富時代帶來的現實是,胃癌患病率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增長。專家發現,大腸癌是與飲食密切相關的疾病。高脂、低纖維的飲食結構再加上久坐少動是最大的致病因素。 作為惡性腫瘤,大腸癌的治療仍舊是手術、藥物和放療的「三部曲」。而對早期發現的腸癌來說,治癒率可高達80%以上。而且,手術的創傷也不大。對於非常早期發現的腫瘤,腹腔鏡手術就可以完成。

2.皮膚癌:夏季更高發的癌症

皮膚癌是白種人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最近幾年我國的發病率上升。值得欣慰的是,皮膚癌是很容易治癒的惡性腫瘤,前提是早發現、早治療。專家發現,皮膚癌的發生與酸性的身體內環境有關。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能有效預防皮膚癌。

3.胃癌:從傳染病到慢性病的轉變

我國一直是胃癌的高發區。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持續增高中,15%的患者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胃癌的治癒率也與是否早期發現有關。如果早發現、早治療,胃癌也是治癒率超過60%的疾病。 WH0的調查發現:50%的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而在我國,60%的胃病患者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問題。有些專家甚至把胃癌稱作「傳染病」,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中國人的「共餐」習慣有關,專家建議外食族應養成分餐或使用公筷的好習慣。

4.肺癌:低劑量螺旋CT有助早發現

肺癌之所以是「殺傷力最大的腫瘤」,就是因為它通常很難早期被發現。一旦出現明顯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胸痛、氣短等症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屬中晚期。 近年來,醫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有效治療肺癌的方法。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採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的方法,有助於及時發現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如果及時手術治療,5年和10年生存率可達85%和50%以上。

5.惡性淋巴瘤:50%的早期淋巴瘤能被治癒

惡性淋巴瘤過去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絕症,但隨著近年來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惡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5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癒率達80%以上。大量臨床試驗證實,使用免疫化療後,5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能被治癒,而一半的患者在得病5年後依然可以健康生存。

6.宮頸癌:可通過疫苗注射預防的癌症

宮頸癌是最容易被治癒的癌症。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治癒率幾乎可以達到100%。而且,目前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的癌症疫苗就是宮頸癌疫苗。宮頸癌的高治癒率無疑讓人類對戰勝癌症的事業充滿了更大的信心。

7.乳腺癌:最適合個性化治療的癌症

乳腺癌是讓所有女性倍感恐懼的癌症。它不僅危及生命,還讓女人面臨性別特徵的殘缺問題,是身體和心理殺傷力很大的惡性腫瘤。但現在乳腺癌已成為治癒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如果早發現、早治療,70%的女人仍能重新擁有健康。而且現在的醫學發展水平已經最大程度地實現了保乳,讓手術痛苦和對身體的損害減少到了最低程度。 以上就是對7種可以治癒的癌症的介紹了。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如果大家出現癌症的早期症狀後,能夠及早就診,還是能夠治療的。

大量實驗研究發現,食物中歐米伽6和歐米伽3比例失衡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營養基因組學學會秘書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康景軒博士也曾明確指出,吃的食物中歐米伽6脂肪酸過高、歐米伽3缺乏,兩者比例失衡是導致癌症發生髮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每個人的體內都暗藏著癌細胞,是被刺激激活了,還是牢牢地鎖住它,全都要看歐米伽3這把金鑰匙。

人身上有兩種脂肪酸,一種是歐米伽6,一種是歐米伽3,都是身體不能合成的,只能從食物中吃進的必須脂肪酸。但歐米伽6的攝入十分容易,我們日常吃的玉米、大豆、花生、大米、小麥等穀物及其油製品都含有歐米伽6,而歐米伽3隻存在魚類和蘇子油等植物油中,其他事物中幾乎不含歐米伽3。

讓一個人每天吃魚幾乎是不可能,而大眾對蘇子油的認識也十分有限。蘇子油是一種高不飽和度的天然油脂,歐米伽3含量高達50%-70%,是目前所發現的所有天然植物油中這種脂肪酸含量最高的。蘇子油的食用、藥用具有悠久的歷史,《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具有保肝、抗血栓、降血脂,保護視力,提高智力的作用,並對過敏反應及炎症有抑制作用。

每天一小勺蘇子油,即可有效補充人體必需的歐米伽3,使人體的歐米伽6和歐米伽3脂肪酸達到平衡,保持兩種脂肪酸平衡,可以減少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的發生,並促進癌症患者的康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789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