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發出這4個信號,說明你血太黏,吃這食物便可化血栓、防心梗

生命之光| 2017-04-15| 檢舉

血液粘稠,流速減慢,血液中脂質便沉積在血管內壁上引發官腔狹窄,供應不足,導致高血壓、心肌缺血,冠心病、腦血栓、肢體血管血脂等疾病的發生。

因此,血液粘稠的早期症狀我們一定要早覺察,防患於未然。

血液粘稠

當心!四個信號說明你血液太黏

一般而言,如果中老年人身體有這幾個信號,說明體內的血液黏度相對較高了,就應該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後會感到頭腦暈乎乎,睡醒後大腦還沒有清醒或思維流暢的感覺。

午飯後犯困

正常人午飯後也會有睏倦感覺,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吃完午餐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全身不適,不然下午會一直無精打采。

蹲著幹活時氣短

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困難,有些根本不能蹲著幹活,或蹲著幹活時胸悶氣短。

ADVERTISEMENT

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使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導致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

哪些因素,會導致血黏稠度增高?

可別小看了血液粘稠問題,血液粘稠會引發很多老年病的罪魁禍首,比如高血壓、心梗、腦中風等。

影響血液粘稠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缺水,人體血液中90%的都是水,當水分缺失嚴重就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

2、血液中紅血球、蛋白質、脂肪、糖分等增多時,血液也會變黏稠。

ADVERTISEMENT

紅血球增多

3、除此之外,吸菸、飲酒、興奮、恐懼等都會使血液黏度增高,劇烈運動、高血脂、高血糖都會增加血液的黏度。

一般來說,人在早晨時血液黏稠度升高,上午8點打到最高峰,下午開始下降,午夜至凌晨3點之間最低。

日常飲食中除了堅持服藥且少吃油膩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外,不妨試試以下幾款食療法,在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方面有一定輔助功效。

血液粘稠

1、保護血管壁——玉米番茄羹

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膽固醇的濃度,並且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從而軟化血管。而番茄含番茄紅素,亦有抗氧化損傷、保證血管彈性和軟化血管的作用。

ADVERTISEMENT

玉米番茄羹

2、血管清理劑—西蘭花核桃羹

西蘭花含有類黃酮,類黃酮是很好的血管清理劑,可有效清除血管上沉積的膽固醇,還能預防血小板聚集減少心臟病的發生;核桃和西蘭花同食可增強軟化血管的作用。

西蘭花核桃

食療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實現的,但食療法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

3、除了食療法外,還有保健療法:

補充營養素硒可化血栓防心梗!硒可以清除人體脂質過氧化物,延緩血管壁老化。保護血管壁上細胞膜完整,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避免血栓的形成,預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各種心血管疾病!

ADVERTISEMENT

血液粘稠使血液流速減慢

補充營養素硒以麥芽硒為宜,易於人體吸收,見效快,方便快捷!一天可以嚼4粒硒維康口嚼片補充麥芽硒,堅持吃3個月,基本達到化血栓防心梗的作用。

如果發現有以上的這些症狀的話,就一定要注意了,這些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身體警告,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小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health/p86y2k2.html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759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