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殺過魚,尤其像青魚、草魚這一類,那麼你一定聽說過這條規矩:開膛破肚,清理魚雜時,千萬小心,別把魚膽碰破了。
同所有的動物膽汁一樣,魚膽是極其苦的,不小心劃破了,整條魚的口感都會變苦。不過,這還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魚膽一旦食用過量或者食用方法不當,不亞於服毒。
1、誤食魚膽,可能會引起急性中毒。青、草、白鰱、鱸、鯉魚等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使其變性壞死。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嚴重的魚膽中毒可因急性腎衰竭而死亡。
2、魚膽汁主要的成分是膽鹽、氰化物和組胺。膽鹽可破壞細胞膜,使細胞受損傷;氰化物能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導致組織缺氧;組胺可引起變態反應。
3、膽汁毒素不易被熱和乙醇(酒精)所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過一定量,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一般吞食500克魚的魚膽4~5個或2000克魚的魚膽一個即可中毒。
食用魚膽後,中毒者出現最早、最多的是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中毒者還可突出地表現為中毒性肝損害或中毒性腎病,一旦發生魚膽中毒,要及時送醫院,早診斷,早治療,才能儘早治癒,降低死亡率。
所以,對於魚膽明目等的偏方,一定要持謹慎的態度,哪怕中醫書上有記載。因為你自己很難嚴格掌控好量和正確食用的方法,不但治不了病,還可能一不小心送了命。
*本文系茄子健康特約作者原創作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轉載請留言與我們取得授權。
*更多的營養科普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茄子健康(dietitian99)。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7244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