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經絡通了,臉色就紅潤了

胃經,是條多氣多血的經絡。如果能暢通無阻,不但能睡的香、胃口好、臉色紅潤、還能讓人返老還童。

但是,胃腸功能一旦失調,整個人就會虛弱下來。那麼要如何打通、和調理呢?

胃經這條經絡很長,從頭到腳共有45個穴位。打通胃經的方法很多:如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經、在胃經路線上拔罐、刮痧或跪膝後仰頭著地等等都是打通胃經的方法。也可穴位按摩調理胃經。

小編給您簡單介紹胃經上的幾個腧穴吧!

1、厲兌穴:清熱和胃、通經活絡,可以強健胃部功能。

厲兌穴:在足趾,第2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

2、內庭穴:清胃火、理氣止痛。也可以改善胃腸虛弱、腹脹、消化不良、手腳冰冷等症狀。

內庭穴:在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3、陷谷穴:和胃行水,理氣止痛。凡脾胃功能失調所致腹瀉、腸鳴、水腫等都可通過按揉或針灸來改善。

陷谷穴:在足背,第2、3跖骨間,第2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4、解溪穴:不僅舒筋活絡,清胃化痰,而且有通利關節、提神醒腦的功效。

解溪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橫紋中央凹陷處。

5、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被譽為「無病長壽的健康穴」效果廣泛。(艾灸、按摩都適於)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4橫指),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661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