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快慢決定壽命的長短?你該了解一些知識了!

心跳多少算正常?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好?

心率(Heart Rate):用來描述心動周期的專業術語,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以第一聲音為準。。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鐘左右)。

心率過慢

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慢,心動過慢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慢。竇性心動過慢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50-60次)竇性心動過慢是正常現象,不用治療。病理性(小於50次),需要治療。

心率過快

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稱為心率過快。許多因素都影響心率,如體位改變、體力活動、食物消化、情緒焦慮、妊娠、興奮、恐懼、激動、飲酒、吸菸、飲茶等。

心率快慢與壽命的關係

科學表明,確實有關係。

人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25億至30億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有助於延長壽命。

人們發現,一種叫格拉帕哥斯的烏龜壽命可長達177年,它的每分鐘心跳僅為6次,一生心臟共跳動約5.6億次。

每種動物大小雖然不同,但心臟重量與體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體重的0.5%~0.6%。

曾有學者觀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靜息心率,其範圍為51~94次/分,平均數為67次/分。研究表明,成人靜息心率在70次/分,其壽命可達80歲,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人的壽命可達93歲(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種疾病的干擾)。

保持心率正常值的措施

保持心率是一項需要在生活中長期積累的「工程」

一、適當參加運動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鍊,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鐘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鐘~60分鐘,每周至少堅持3次運動。

二、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經常熬夜、吸菸、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

三、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因此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體重

四、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654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