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血是人體內的兩大類基本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體氣血不足會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引發各種疾病的出現,正所謂「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那對於自己是否氣血不足你是怎麼認識到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中醫教你通過觀察外形了解氣血
看皮膚: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黃、白、青、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摸手:
摸手的溫度,假如手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假如手心偏熱、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氣血不好如何調理?《神農本草經》里一個補氣血的方子,非常簡單
這個方子叫三紅赤沙粉,方子翻譯成大白話如下:
「棗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紅棗、紅米各一把,紅豆、核桃仁各半把,將紅棗、紅米、紅豆冷水浸泡一小時後,洗凈入鍋,加水及核桃仁,熬煮兩小時,出鍋後可加入紅糖或蜂蜜調味。」
調理作用:紅棗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紅米富含鐵質,常用來補血及預防貧血;紅豆有健胃生津、祛濕益氣的作用,也富含可補血的鐵質;核桃則可活血調經、祛瘀生新,幫助調理血分瘀滯,有調理月經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602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