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最長壽的25個習慣,越早知道越賺

VIP| 2017-03-26| 檢舉

多項研究發現,能否長壽,遺傳因素只佔25%,其餘要靠生活方式的影響。

下面盤點「最影響壽命的25個生活習慣」,幫你走上長壽路。

19

笑口常開

開懷大笑是最好的藥,有助減輕壓力,增強免疫力,減少疼痛。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笑口常開還有益血管健康。

20

多交朋友

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愛社交(含網絡社交)且與家人朋友聯繫緊密的人,死亡風險可降低50%。不過,網絡互動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社交互動。

21

帶孫子

美國《進化與人類行為》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雖然帶孫子壓力大,但兒孫繞膝卻能給老人一種成就感,有益身心,可使老人死亡風險降低1/3。

22

多讀書

美國耶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貝卡•R•萊維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閱讀半小時的人比不閱讀的人更長壽。

23

關注身體異常變化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在身體已出現異常症狀的患者中,提前3個月看醫生的人不足60%。早就醫、早診治是延長壽命的重要環節。

癌症就有一些徵兆,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驟減、高燒、極度疲勞、大小便習慣改變、異常出血、黑痣顏色和形狀異常、舌頭顏色異常等。

24

吃堅果

歐洲一項針對55~69歲人群的新研究發現,每天吃10克堅果(大約8粒杏仁或6粒腰果)可使總體死亡風險降低23%。

美國也有研究發現,每週五天、每天一把堅果,可使心髒病、呼吸道疾病和癌症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9%、24%和11%。

25

家庭和睦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發現,家庭爭吵不斷會提高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加速細胞衰退,導致早衰和多種嚴重疾病。與人為善、開朗豁達、家庭和睦,則有益長壽。

長壽老人有四個共同點:

吃得好、拉得爽、睡得香、想得開。

吃得好:多菜少肉七分飽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記載,意思是如果攝入的食物過多,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產生腹脹、腹瀉等不適。

長期以往,負荷過重的腸胃就會像老化的機器一樣受到損傷,影響健康。所以,大家都要謹記多菜少肉七分飽,進食細嚼慢嚥,少吃煎烤類食物。

建議老年人的一日三餐要按照「結構合理、定時適量、溫熱適宜」的飲食三原則,適量安排「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三餐份量,盡可能達到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拉得爽:老人便秘千萬別小瞧

關於養生之道,歷代養生專家無不重視大便的通暢。早在漢代,就有醫學家提出「腑氣不通致衰」的理論。「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意思是保持大便通暢而無積滯,能減少身體不適,有益於健康長壽。

據統計,老年便秘人數不但佔了總便秘人數的一半,而且便秘造成的危害性較其他年齡段人群而言也是最大的。

老年人便秘不僅會引起痔瘡、肛裂等健康問題,還可能會因為排便時用力過猛或疼痛,引起血壓驟升、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腦卒中等危險的發生。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解決便秘問題的關鍵。專家認為,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大家最好在每天早上起床後去廁所蹲一會兒,有意識地培養按時排便的習慣,切記有便意不可以「忍便不排」。

但是,若通過合理飲食、起居、運動、情誌等方法都不能緩解便秘問題,大便次數仍舊很少、每次如廁都需用力排便的人,則需及時求診。

睡得香:根據季節變換調作息

很多老人在冬天仍然「早睡早起」,其實並不科學。老年人應根據季節變換來調整作息時間。在冬天,老年人應早睡晚起,冬天自然界陽氣弱,除非是體質強健的老人,否則不提倡早起做戶外運動。

另外,剛睡醒不宜立即起床。應先讓身體從側臥蜷縮體位變為平躺體位,在床上略微躺一會兒,使四肢及各個關節伸展開來。起床後做一些簡單伸展運動,讓身體得到預熱。

如果睡眠不佳,可選用一些清心安神的食材做膳食,如百合、蓮子、酸棗仁等。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款藥膳「酸棗仁粥」。做法很簡單:取炒過的酸棗仁30~50克在水中煮15分鐘,將酸棗仁濾出,用過濾出的水煮粥食用。但是,這款助眠粥可能會對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謹慎食用。

想得開:別為瑣事斤斤計較

中醫常說:大怒傷肝、思則氣結、憂思傷脾,意思是指壞情緒正在傷害我們的身體!有些老人愛胡思亂想,為子女操心,如再遇到婆媳不和、夫妻矛盾等問題就可能會造成老人失眠、焦慮、抑鬱,甚至因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不適。

專家建議,老人應放平心態,多些包容理解;培養興趣愛好,跳跳廣場舞、下下棋;多結交朋友,心情不好時多傾訴。如負面情緒揮之不去,長期失眠,無力排解,最好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別一個人悶在心裡。

下面這幾個習慣,讓你越懶越長壽!

自言自語

1

自言自語有鎮靜作用,感到緊張、勞累時,可以小聲把想說的話念叨出來,這樣能增加安全感,調整情緒。

張口唱歌

2

唱歌能使呼吸系統得到很好的鍛煉,堪比游泳的鍛煉功效。

唱歌和大笑都能緩解憂鬱,是對自己很好的精神調節劑。

總伸懶腰

3

伸懶腰會讓全身的肌肉得到伸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活力,消除人體疲勞感。

配上大口的呼吸,還能增加氧氣的攝入量。

高抬貴腿

4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為了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可以在平躺時慢慢抬高雙腿,使下肢血液回流,放鬆腿部肌肉。

站著吃飯

5

醫學專家經過研究表明,站立吃飯可以有效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下行。

坐著吃飯能讓人感到輕鬆,但是吃完站起來之後才會感覺吃撐了,這樣不利於老年人的消化系統。

緩疊被子

6

起床後不要馬上就把被子疊好,應該先打開窗戶,被子朝外攤開,使被子裡的水汽蒸發。

最好在有陽光的上午曬曬被子,可以殺死蟎蟲,使被子更蓬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583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