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掉這些壞習慣,醫生說你的腎早晚被毀掉!亂減肥竟也傷腎!
你是否知道,在我國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存在腎臟疾病問題?
指導專家 天津市泰達醫院 腎內科 李青 教授
腎臟的主要功能為「過濾功能」,一旦受到損害,不但會出現水腫、酸中毒、尿毒症等濾過功能障礙,還出現高血壓、貧血、缺鈣、骨質疏鬆等內分泌障礙。
「發展到終末期,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腎移植的方法進行挽救治療,付出極大的代價。」天津市泰達醫院腎內科李青主任說道。
為何腎病會如此高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腎病的發生?李青表示,感染、亂吃藥、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高尿酸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反覆咽喉炎、牙齦炎,引發腎病幾率很高
在我國,慢性腎小球腎炎是導致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而引發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源頭則是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或者腸道等部位感染。例如常見的咽喉炎、牙齦炎、尿路感染等。
這些因細菌或病毒導致的炎症產生感染復合物,經血液彙集到腎臟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它為「敵人」,對其進行清除,清除它的同時亦損害腎臟。
此外,感染某種病毒還能改變腎小球濾過膜的性質,免疫系統同樣把這種改變性質的組織當成了壞人消滅,導致腎小球基底膜因此受傷。
亂吃減肥藥、感冒藥、中藥,也要小心腎病
不少的藥物含有腎毒性,可導致腎小管的損傷,像重金屬類如鉛元素和汞等都具有腎毒性。
愛美人士特別需要注意,目前市面上不少增白的化妝品中含有汞,其次減肥藥中也含有重金屬,導致腎病越來越多。
其次,還有解熱鎮痛藥:感冒藥、安乃近、消炎痛、泰諾、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林等。抗菌素:頭孢類、喹諾酮類(沙星類)、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等)、磺胺類等,尤其是後三者更嚴重,磺胺類抗菌素由於無法避免的腎損傷而因此被淘汰;
造影劑:大量的造影劑會在腎小管中形成大量的結晶而對腎小管造成損傷,這和磺胺類藥物導致的腎損傷差不多。現在血管造影檢查以及增強CT檢查越來越普及,因此造影劑導致的腎病也越來越多;
化療藥:幾乎所有的化療藥都可能損害腎臟。
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藥引起的腎損傷約占所有藥物性腎損傷的60%。主要是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包括:關木通、廣(粉)防己、青木香、馬兜鈴等。常見的成藥包括:龍膽瀉肝丸、甘露消毒丸、婦科分清丸、分清五淋丸、冠心蘇合丸等。中草藥引起的腎損傷除了損傷腎小管之外,還導致腎間質的病變。
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引起的腎病越來越多
「三高」以及糖尿病,既可以獨立導致慢性腎臟病,又可以互為因果,導致腎損害。
高脂血症容易導致血液黏稠,誘發炎症反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對腎臟造成損害;
高血壓患者,腎臟的血管就會承受更多的壓力,長期下去,血管就會硬化,腎臟也會硬化;
高尿酸的肥胖患者易形成結石,腎臟成為被攻擊器官之一,此外高尿酸血症也容易引發炎症反應、高血壓、高血脂等。
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會導致蛋白異常,沉積到腎臟,損傷血管,損傷腎功能;同時,還會產生炎症介質,導致腎臟纖維化,加重腎臟缺血性損害,據最新統計,糖尿病已經成為我國腎病的第一大致病原因。
內臟肥胖人群成腎臟病的「主力軍」
在我國做過一項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綜合防治的調查發現,「內臟肥胖」的人群更容易患慢性腎病。
內臟肥胖最典型的症狀表現為肥胖部位在腹部,俗稱大肚腩,或者男人叫啤酒肚、女人的游泳圈。
其實,單純的肥胖並不會直接導致腎臟疾病,但肥胖可誘發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壓、糖尿病等,間接引起腎臟損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