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揉一揉腳就能治10種病,簡單又不花一分錢

情感生活| 2017-03-19| 檢舉

睡前揉一揉腳就能治10種病,簡單又不花一分錢

腳,行氣血

聯臟腑、通表里

不相同的部位分別投射著五臟六腑

因此腳被稱作是「第二心臟」

中醫早就有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

即全身許多疾病能夠從足而治癒

怎麼治?

眼乾 —— 揉大腳趾

「肝主目,肝開竅於目」,肝是主管雙眼的,肝供給的血液及其陰津物質,源源不斷地上輸於目,才使目得以濡養。

揉腳趾頭減輕眼乾,由於肝經起於大腳趾,所以,常常影響大腳趾能夠加強肝經的氣血,然後滋補雙眼,減輕不適體現。

止咳 —— 按腳背

寶寶咳嗽,家長干著急沒轍,不如抱著小腳丫給揉揉,尤其是腳背,這對那些風熱咳嗽並伴有扁桃體炎的患兒,有較好的輔佐醫治作用。

腳背上大拇趾根部兩頭的部位是扁桃腺的反射區。左、右大腳趾都要按摩,一隻腳趾按摩5分鐘。

助降血壓 —— 轉腳腕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攝生先養腳」。能夠說,從腳腕到腳底,是保健攝生的一個「重鎮要區」。而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常常滾動腳腕子,有助於抗變老、降血壓。

天天遲早各做1次,一般每次早晨晚上各轉100下,有高血壓的人,一般有踝部發硬的體現,滾動踝部,能夠推進血液循環,長時間堅持,有極好保健作用。

消化不良 —— 扳扳腳趾

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上的穴道與腸胃有關,按摩二、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可到達健胃的意圖。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病人,最佳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到達瀉胃火的意圖;對於脾胃虛弱、拉肚子、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劇的病人,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靜脈曲張——踮腳走

踮腳運動,也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足部訓練法。有研究以為,踮腳運動產生的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收縮壓擠出的血量,與心臟每搏的排出量大體相當。

長時間進行這項運動,能免除久站、久坐後的機體疲勞、下肢酸脹和因下肢血液回流不暢而導致的靜脈曲張。天天堅持2~3次,每次5~10分鐘。

睡覺流口水——按腳拇趾

入眠後流口水,醒來舌頭兩頭有齒痕,並呈現飯後腹脹等體現。

在足內側大趾根部略微傑出的骨頭後邊,有一個太白穴,點揉此處可影響足太陰脾經經氣,推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消除睡覺流口水體現。

抗變老——常抬雙腳

舉高雙腳也是訓練足部的有效方法,只需天天堅持高架雙腳2~3次,每次5~10分鐘,就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鬆,心肺的氧氣供應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強,對大腦和心臟的維護作用尤為明顯,還具有抗變老作用。

健腦養腎——撓腳心

大家進入中年以後,多數人會體現得思想愚鈍、記憶力下降,這是腦變老的一種體現。要保持大腦年青,引薦搓擦足心,擦至部分發熱停止。

在按揉腳心後,還能夠配合點按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才能增強,對防治中老年多見的腰腿酸軟、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疾病很有協助。

腎氣缺乏——抬腳跟

腳心有個很重要的穴道叫湧泉穴,歸於腎經。氣血從這個穴道像泉流相同汩汩地湧出來,然後沿著經絡滋補全身。

抬抬腳跟不但能按摩到這個穴道,還能拉伸腳底的腎經,起到影響腎經的作用。下午五點的時分,腎經的氣血最旺盛,這會抬腳跟更是會事半功倍。

心火旺——按腳底

心火旺簡單呈現心煩易怒、口舌生瘡、睡覺欠安等。中醫以為,心火旺,簡單呈現「腎水」虧,所以上火要補腎陰,以養陽,到達心腎相交。

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開始穴,腎氣從這兒生髮。用溫水泡腳,並揉揉腳後跟,按按腳心,可到達打通腎經,引火歸源的意圖,對減輕心火有協助。

睡前按一按

養出健康好身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534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