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也是三餐中重要的一餐,很多人為了減肥不吃晚餐或者因為加班吃得太晚,這些都會對健康有嚴重的危害,千萬不要以為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會誘發很多疾病。那麼,怎樣吃晚餐才是正確的呢?
不良晚餐習慣的危害
吃得太晚容易得結石
很多人晚上加班或者下班後耗費在路上的時間太長,晚餐很晚才吃。這樣不僅容易失眠,還會得結石。因為晚餐進食時間太晚,會導致胃部食物蓄積,此時人就會有脹肚子的感覺,從而壓迫周圍組織,讓人難以入睡。
而且如果晚餐吃得太晚,當進入睡眠狀態後,尿液就會瀦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一來會導致尿液中的鈣含量增高,並產生沉澱,時間長了逐漸擴大容易形成結石。這裡說的容易都是相對的。

晚餐過量會誘發多種疾病
晚餐經常攝入過多能量,會引起血膽固醇增高,過多的膽固醇堆 積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
晚餐過飽,血液中糖、胺基酸和脂肪酸的濃度就會增高,晚飯後人們的活動量往往較小,能量消耗少,上述物質便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轉變為脂肪,久而久之身體就會逐漸肥胖。
如果晚上吃得太飽,腸胃會得不到休息,食物殘渣磨損後的粘膜組織也得不到很好的修復。在睡眠中,很多食物會蓄積在腸胃中,致使胃酸大量分泌刺激胃黏膜。若長此以往,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如果食物中有致癌物,還可能誘發胃癌。
晚餐過葷降低體內鈣貯存
有的人認為早上中午都在外邊吃,晚餐時間充裕應該好好補補,殊不知這對健康也不利。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這不僅會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它年骨質疏鬆症。
另外,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於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症。
晚餐不吃主食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如今很多人為了減肥晚餐不吃主食,只拿水果充飢。主食吃得少,壞膽固醇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更大。而中國傳統醫學更強調五穀為養,應保證膳食中穀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
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晚餐只吃水果還易造成營養不良,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頭暈噁心、精神恍惚,還容易造成皮膚暗淡、面色蠟黃等問題。
晚餐的健康吃法
晚餐要「早」吃
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18點左右,最好不要超過20點。並且晚餐後四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晚餐要「少」吃
與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給的能量不超過全日膳食總能量的30%。過了晚上8點,腸胃消化的黃金時段已過,胃液減少、胃動力變差。這時候「補吃」晚餐,要比正常晚餐吃的更少。最好只有正常晚餐的一半,也就是5分飽為宜。
晚餐要「素」吃
晚餐注意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可少吃。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2~3倍。最好多以蔬菜和粗糧為主,這種搭配完全不會加重身體負擔。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加速食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避免癌症的發生。
晚餐要「慢」吃
晚餐吃得慢一些,可以把食物咀嚼的更碎,更有利於腸胃消化。同時也給身體一個反應的時間,讓身體體會5分飽的感覺。同時最好不要「邊吃飯邊看視頻、邊吃飯邊說話」,這樣最影響消化了,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5331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