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總是好像沒排乾淨?一劑名方只要四味藥可以解決

情感生活| 2017-03-17| 檢舉

大便總是好像沒排乾淨?一劑名方只要四味藥可以解決

消化科,說起來很有意思,能管好兩件事情就不錯了:1、吃好,2、拉好。人的幸福感跟這兩件事關係也很大,沒有親身感受的似乎覺得這是兩件非常輕鬆容易的事情;當一個人吃不下飯、食不知味、吃完難受、排便不暢、排不痛快、甚至拉不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吃好、拉好這兩件事是多麼重要了。在吃好、拉好這件事上,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泥人張:吃喝拉撒睡

今天我們就說說關於「拉不好」裡面的一個小小的問題:大便總是好像沒排乾淨,到底是怎麼回事?

門診上這樣的患者並不少見,常同時伴有口腔異味、口粘、口乾,大便次數增多,便黏滯不好衝下等等,有的患者甚至出現肛周、外陰部的潮濕感。大便總是感覺沒排乾淨,說起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大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我們的身體處於某種狀態下的一種表現,但誰難受誰知道,這種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狀態、症狀還是早早消滅乾淨為好。

拉不幹凈總是還想拉

那中醫、西醫分別是怎麼認識這個症狀的呢?

傳統中醫認為,大便排不幹凈,常常是腸道濕熱的一種表現,濕性黏滯,郁久化熱,濕熱互結,故雖有大便,但便而不爽,似乎總是不凈,且排出的大便色醬發粘,在馬桶中不易衝下;濕熱下注,可以引起肛門甚至外陰部的潮濕感;胃腸為一體,這樣的患者同時還可以兼口部的不適感,包括口粘、口臭等等。

濕氣重

很多來看病的患者都會說,醫生,您看我是不是濕氣重啊?但濕氣為什麼那麼難化?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濕的根源是什麼。脾虛生濕,濕濁久郁體內,容易化熱,濕熱互結,纏綿難愈。脾虛濕熱,其實是一種虛實夾雜,治療中存在著矛盾,清熱化濕力度一過,容易傷及脾陽,脾虛更甚;健脾溫陽力度一過,容易助熱。這種患者的治療,需要「調」,切記不是一鍋紅小豆薏苡仁湯就能簡單解決的。

一度風靡的紅豆薏苡仁湯

從現代西醫學角度,大便排不幹凈,常常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腸道菌群的失調同時容易引起結腸局部感覺的異常。人的便意是怎麼產生的呢?糞便到了結腸,尤其到了左半結腸,達到一定的量就會刺激大腦,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從而產生排便的衝動。出現總是排不幹凈的感覺,並不代表左半結腸已經積蓄了足夠排出的大便,而是局部的腸道粘膜的一種高敏感。

腸道菌群非常重要

中醫西醫都有辦法對這種症狀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理。傷寒論中有一劑名方葛根芩連湯可以改善腸道濕熱,同時對脾虛亦有一定的調理作用。葛根芩連湯由四味藥組成,葛根30g,黃連5g,黃芩20g,炙甘草5g,原方用於清泄里熱,解肌散邪,主治表證未解,邪熱入里證。我在臨床中常常用來調治胃腸濕熱引起的口臭、口粘,大便不凈感、大便黏滯等,每用頗有效驗,方子雖小,但攻補兼有,妙在一味葛根,貌似發表解肌,實則升舉脾胃清陽之氣,是該方的主藥。西醫常處方調節腸道菌群藥物,需要服用一定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520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