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大家血壓、血脂穩不住,中醫教師奉上獨門方子,特管用
心血管病人血壓難得降,血脂下不來,這兩點不是一個人面對的問題,是全部病患、醫生共同面對的問題。
如何降壓、如何降脂、如何保護心血管?這幾點要說可以說得手機都沒電,我們還是挑重點、上乾貨、講療效。
今天給大家搜來了《杭州日報》余敏、湯婕兩位記者採訪的一個國家級老中醫、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教師程志清女士的穩壓、降脂方子,比較靠得住。
為什麼說靠得住呢?
第一,這位醫生自己有高血壓家族史
第二,她不主張大家亂補,特別是一些貴的補藥。
第三,這位醫生自己的血壓控制得很好。
程志清: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教師。圖片來源:《杭州日報》 李忠 攝 未經授權請勿轉帖~當然歡迎大家轉到微信
血壓、血脂難得降是事實,但亂吃補品,那是把自己往絕路上推
我這裡有個獨門方子
不僅僅是杭州人,全國的中老年人有一大半都熱衷冬令進補,但補什麼還得看個人的體質。
程志清老師特別說,「門診有不少病人說,冬天在吃紅棗、桂圓和阿膠等。我告訴他們,這是把自己往絕路上吃。」
很多心血管病患者,他們的血液黏稠度本來就已經很高,而這些食物會進一步增加黏稠度,誘發中風、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
還有些患者,過年期間小輩們送來楓斗,就趕緊吃起來。但他們本身就是痰濕體質,舌苔厚、大便爛,就像一塊濕潤的沼澤地。而楓斗是補陰的,吃楓斗簡直就是往裡面澆水,沒有益處。所以說,進補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補物多,這些東西一說說一堆,看了這也不能吃那也不才能,不知道咋操作,反正大家把握一條:補品是好,但這些補品通常都是些不常見的東西,日常吃不到,所以別亂吃。
當然,關於血壓、血脂的問題,在此,程志清老師為大家奉上自己的獨門方子,這個東西大家到是可以看看,都是些熟面孔,精配伍:
降血脂和血壓
獨門秘方
吃法
適用高血脂、高血壓、肥胖人群的日常茶飲。
方劑
炒決明子15~30克,枸杞子15~30克,荷葉10~15克,生山楂10~15克,每天一劑。
製法
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後煮開,15~20分鐘後倒入保暖瓶中備用。
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決明子含決明素、維生素A等,具有保護視神經、降血壓、降血脂、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決明子中含的低聚糖、蒽醌苷等也有降壓作用,還能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枸杞:性味甘平,它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安神。現代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抗氧化物質,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從而有助於延緩衰老。
荷葉: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昇陽,散淤止血的功效,近代研究證實,荷葉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
山楂:味甘酸,性微溫,有消食化滯、散淤止痛的作用。常用於飲食積滯、胸腹痞滿、女子血淤腹痛等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山楂能調脂、降血壓,其降壓作用主要與它含三萜類和黃酮類成分有關。
以上四味藥合用能補腎清肝、調脂降壓,長期服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兼有肥胖便秘者有一定效果。
對脾虛便溏者不適宜,若心肝火旺,脾氣暴躁,口舌易生瘡者去掉枸杞子。
如何飲食?
心血管病患要多吃含鉀高的食物
程志清交代,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千萬注意,日常飲食要把握「清淡」原則,嚴格控制食鹽攝入,少食煎炒炸之物;可燉些瘦肉、魚類等,整隻雞連皮一起燉則應避免。
含鉀食品可降壓,因為鉀的作用是可增加尿中鈉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血壓下降。另外,鉀還可軟化血管,從而有助降血壓。(編者註:口蘑、紅茶、紫菜、芸豆、榛子、黃豆都是富含鉀元素的食物~)
還可進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其他如黑米、黑豆、黑木耳、紫菜之類的「黑色食品」能補腎強腎。
但是無論吃什麼,都要注意:飲食只需半飽,少量多餐(一日5-6次)。
飯後血液供應到胃、腸等消化系統,這時心臟和腦部的供血、供氧量相對減少。因此,如果吃得過飽,對本身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而言,非常危險。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養心
其實,養生的最高境界還是養心。「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的人每天都很焦慮,氣不通、血凝滯,沒病都生出一身子的病來,有的人開朗樂觀,有病都能好得快一點。
獨門秘方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可以給高血壓、高血脂穩不住的朋友一次機會,一種新的康復的可能,不要放棄,要相信這世界上沒有好不了的病~
希望國醫大師健康給大家的方子大家都收好啦~雖然是免費的給大家的,但字字句句都是花費心思、費用呢~即便不能立刻用,咱留下來給別人、給微信里的朋友看看也是一種善行呢!
說到最後還是希望您轉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511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