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草莓預防食道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如果說二、三月有什麼非吃不可的水果,那一定非草莓莫屬!俏皮、少女、清甜、萌趣……所有這些美好的形容詞都被應季的草莓占據!
食品安全是目前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食品安全問題一出,各種版本的說法也五花八門。近期,圍繞著草莓的傳言一直就沒有中斷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來了專家,為大家證實這些傳言的真實性。
傳言一:草莓農藥殘留大!
有不少人、不少朋友圈文章都宣稱「草莓農藥殘留多,常吃有害健康」,讓不少人對草莓望而卻步。
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技術經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張玉萍表示,隨著天氣轉暖,草莓上市量逐漸增加。任何農作物的生長都不可避免會受到病蟲草的影響,使用農藥在所難免。
現代化種植手段提高了草莓的產量,不再受限於季節,而且隨著種植技術的推廣,草莓種植業走向工業化生產的道路,散戶少了,濫用農藥現象也會減少。
張玉萍說,「草莓農藥殘留量取決於農藥分解的快慢以及最後一次施藥與採摘之間的間隔。建議大家去正規超市購買,大的生產基地對採摘、上市時間有嚴格控制,農藥殘留量會在安全標準內。」不能因為有農藥殘留就認為不能吃了,農藥有降解時間,等消費者買到手大部分已經分解掉了。
真相:農殘量與施藥、上市間隔期有關
傳言二:奇形怪狀的草莓是用了激素
有些形狀奇怪的草莓是因為用了激素,或者打了膨大劑!千萬別吃!
但專家表示,有的草莓特別癟,形狀怪異,是因為早期草莓授粉沒有授好。而正常授粉的草莓表皮種子是鼓起來的,沒授上粉的位置是癟的,鼓不起來。
真相:這屬於正常現象,跟打激素或者打膨大劑沒有關係。
傳言三:顏色不均勻的不能吃
草莓表皮顏色不均勻,果柄部位發青發白,是用激素催大的,小孩子吃了的話會導致早熟!
但其實,草莓表皮的顏色不均勻,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因為草莓的成熟度不夠;第二個還是跟授粉有關。
在授粉的時候,草莓花有很多的雌蕊,雌蕊有很多的柱頭,因為授粉的時間不一樣,有的種子授粉早,有的授粉晚,早授粉的種子長得就比較快,後期就成熟的早。
真相:草莓表皮顏色不均勻,跟種植方法和環境有關。
傳言四:染色草莓表皮種子是紅色的
給草莓染上顏色,表皮的種子就會發紅,紅色種子的草莓就不能吃,這種說法可信嗎?
草莓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加上外界紫外線比較強,種子自然就會變成紅色。一般年前買的草莓表皮種子紅色的可能會很少,到了年後二、三月份,加上陽光比較強,成熟度高的草莓表皮種子幾乎都是紅色的。
真相:草莓表皮種子是紅還是綠,跟品種、成熟度、光照都有關係,不是染出來的。
多吃草莓預防食道癌?
這是真的!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常吃凍乾草莓也可防食道癌。這是因為草莓中富含一種抗氧化成分,可抑制食道癌的癌前病變,而將草莓凍干後的效果更加明顯。因為草莓在排掉水分後,其所含防癌成分的有效性增加了近10倍。
吃草莓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中醫認為,草莓有祛火、解暑、清熱的作用。另外,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秘,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
草莓雖然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也並非人人都可以吃。有的人因為吃草莓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另外患有尿路結石和腎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多吃,因為草莓含草酸鈣較多,過多食用會加重患者病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