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警告:中國人最習慣的煮飯方法,竟會讓你吃進最多"砒霜"!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民都以大米為主食,尤其是中國人。在歐美國家,大米的消費量也越來越高,2015年英國人民就吃掉了1.5億千克的大米。
然而一直以來,有關大米中的無機砷含量高的報道時有出現,不得不令人擔憂:
無機砷是啥?通俗來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毒藥-砒霜的主成分。
美國食品藥品安全局有專門的頁面對"大米和米製品中的砷"進行問與答:
砷元素(Arsenic)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所以砷存在於多種食品中。
它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益,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無機砷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就是說致癌性證據確鑿:增加患皮膚癌、膀胱癌、肺癌及心臟疾病的風險。
所以對人體而言,它沒有安全上限-含量越低越好。只是由於砷在地球上的廣泛存在,人們不可能真正避免。
在孟加拉國,曾經發生過幾萬人砷中毒的事件(飲用地下水,水中富含砷)。
大米中富含砷!
相比其他農作物,水稻對砷有特殊的偏好,在生長過程中會對砷進行密集吸收。
據研究,大米中的無機砷含量是玉米和小麥的10倍,是黃瓜和西紅柿的30倍,是大豆的100倍。
大米之外的其他穀物在生長中不會富集砷,所以砷含量也就遠遠低於米製品,比如玉米、小米、燕麥、蕎麥等等。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發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糯米和大米的砷含量比其他穀物多80%。
"大米絕對是人類攝入無機砷最多的渠道。" 教授對記者說。一份報告顯示,歐洲人體內一半的無機砷來自大米,而這個數字對中國人來說只會更高。
如何烹飪才能減少砷?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大米中的"砒霜"含量比其他食物高出數十倍。那怎麼辦,從此以後不吃了?顯然不可能~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種植物,千百年來的主糧
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如何烹飪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大米中的砷含量。
BBC(英國廣播公司)在自家電視節目中找來了一些專家探討這個問題。
BBC電視節目Trust Me, I』m A Doctor(相信我,我是醫生)中,來自北愛爾蘭女王大學的Michael Mosley博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不同米飯的砷含量
相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採用"直接煮熟"的方式煮飯的:兩杯水煮一杯米,把水與米留在鍋里煮至所有水分干透。
然而這種方式是最不健康的!圖中可看出,這種方法下的砷含量遠高於後面兩種煮飯方式。
最健康的煮飯方式:
將大米用水浸泡一夜。大米里的無機砷會溶解到水中;
第二天把水倒掉,再用自來水沖洗大米,淘幾遍。
用水米5:1的比例煮飯(五杯水煮一杯大米),當米飯煮熟後,把多餘的水分倒出。
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徹底清洗大米並以5-6倍體積的水烹煮,可以降低一半含砷量:
用清水充分清洗某些品種的大米,可以去除約10%的砷。在加熱過程中,浸出的砷更多—
實驗中用6倍體積的水去煮飯,去掉米湯只要米飯,無機砷的含量降低了45%。
Mosley博士還列出了砷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幾種情況:
印度香米(長顆粒米)砷含量比其他種類米低
糙米比白米含有更多砷,因為糙米帶殼
是否有機種植對米的砷含量沒有任何影響
米餅或爆米花等產品的砷含量高於米飯
XX仙貝啥的可以少吃點了
米漿的砷含量遠遠超過飲用水中砷安全含量的標準
許多父母在嬰兒斷奶後,都只用大米做的米糊作為固體食物喂養嬰兒。
然而,米糊也就是米漿,砷含量遠超成人吃的米飯。
因此FDA(美國食品安全局)推薦給嬰幼兒喂食多種穀物均衡飲食,不要只喂米糊,切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