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設計師腸癌中期,18歲女孩腸癌晚期,只因他們忽略了這件事!

情感生活| 2017-02-16| 檢舉

28歲設計師腸癌中期,18歲女孩腸癌晚期,只因他們忽略了這件事!

來源:順德第一人民醫院

每個人都有過腹瀉的經歷,偶爾腹瀉很正常,但如果腹瀉或便秘超過一個月,那就要警惕了......

長期腹瀉不注意,竟導致腸癌

日前,有新聞報道,浙江一名28歲的男子幾乎每天腹瀉,並持續了10年,大學畢業後當了設計師,又長期不按時飲食,近日發現自己大便有血,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原來他已經結腸腺癌中期。

而同是在浙江,一位18歲女孩長期拉稀不重視,後來因為腹痛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腫瘤已經轉移到了整個腹腔,而且情況已經嚴重到連正常手術都無法進行,最終,大約5個月後,女孩離開了人世。

結腸癌對年輕人特別不友善,年齡越輕預後越差,年輕人得這種病,三年存活率不超過50%。結腸癌只有3個不是很典型的症狀:

大便性狀改變,天天拉稀或者天天便秘;

便血;

腹痛。

在早期,很可能只有大便性狀改變這一條症狀。醫學上有一種布里斯託大便分類法,它將大便分為7類。

偶爾拉稀或者偶爾便秘,這都正常,但如果大便性狀改變超過一個月,一定要引起重視,即使不是結腸癌,也一定有了基礎性腸病如結腸炎等,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有結腸癌家族史,又出現長期拉稀的症狀,更要格外重視。

便秘可能是得了這些病

腸道疾病:

結直腸腫瘤、憩室、結直腸術後、腸扭轉、直腸脫垂、痔瘡、肛裂、肛瘺等。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慢性腎病、尿毒症等。

神經系統疾病:

自主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痴呆、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

肌肉疾病:

皮肌炎、硬皮病等。

此外,進食量少、纖維素攝入少、身體乾燥、休息不好、精神焦慮等,也會引起便秘。

腹瀉可能是得了這些病

腹瀉2個月以上,可能是這些疾病:

腸道感染性疾病:

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細菌性疾病;腸結核;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腸道念珠菌病。

腸道非感染性炎症:

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憩室炎;尿毒症性腸炎。

腫瘤:

大腸癌;結腸腺瘤病(息肉);小腸惡性淋巴瘤;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等。

小腸吸收不良:

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便血可能是得了這些病

消化道本身的疾病: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胃、腸道潰瘍和炎症、寄生蟲感染、腫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腸套疊、肛裂、大便乾燥擦傷等。

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統的疾病:

血液病、急性傳染病、維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藥物毒性作用等。

兒童便血:

多由腸息肉引起,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也可見於細菌性痢疾、腸套疊、血液系統疾病等。

成年人便血:

多由痔瘡、肛瘺、肛裂、腸息肉、腸癌、炎症性腸病等引起。

想大便通暢,就要這麼做

1

每天喝水

身體乾燥會造成便秘,如果飲水不足,就可能造成大便乾燥。建議每天喝超過2000ml水。

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木耳、銀耳、海帶、燕麥麩之類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也對排便有所幫助。

2

多進食膳食纖維食物

多進食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如燕麥、大麥、大豆、洋蔥、香蕉等,可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保障大便暢通。建議蔬菜每天攝入300-500g,新鮮水果每天攝入200-350g。

3

避免高糖飲食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包括粗糧,如全穀物和雜豆類占50-150g,薯類占50-100g;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避免高脂飲食少吃肥肉、油炸食品,每天烹調用油25-30g。

4

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

七成飽可避免增加腸胃負擔,而且最好是用蔬菜、高纖維的豆類和薯類進行「填充」,如一半白米飯、白饅頭換成粗糧、豆粥、薯類、燕麥等。

5

每天鍛鍊至少一小時

適量的運動能極大地改善體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高腸道的蠕動能力,腸胃健康。每天要堅持至少一小時運動,如慢跑,打球等。

6

每天固定蹲5分鐘廁所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專心蹲5分鐘廁所排大便,不可看書玩手機,排不出時到了五分鐘就起來。等下次有便意時再去廁所,這樣可以養成排便習慣。

但是排便時間不是「死固定」的,如果有便意,也一定馬上去廁所,不要拖延。

7

每天做5次提肛運動

每天三餐前、睡前、早起時做提肛運動,並養成習慣。

提肛運動方法:

平躺、雙膝彎曲,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每次收縮2秒,再舒張2秒。吸氣時用力使肛門收縮上提,呼氣時使肛門放鬆還原。

收縮放鬆肛門為一次,每次做提肛運動時間為3分鐘,每天最少5次。

堅持練習2~3個月,80%的便秘症狀將會有明顯改善。

8

充分休息

睡眠不足、情緒焦躁等,使交感神經長期興奮,抑制了胃腸道的蠕動,也容易引起便秘。這類人要緩解身心方面的壓力,規律起居時間,經常做深呼吸和身體放鬆類的運動,必要時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吃些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206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