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治尿頻尿急,一方見效,辨證施治是關鍵!
經常憋尿是導致膀胱炎的原因,憋尿的後果可能會導膀胱纖維化,使膀胱容量增加,甚至輸尿管尿役胸流,造成腎水腫與腎臟發炎,漲尿時疼痛會加倍,要命的是疼痛位置可能會於尿道口和會陰部,必須等到俳尿後疼痛才會稍緩。除此之外,性行為或生活上的各種壓力都會使情加重或復發,呈現焦慮、緊張的現象。
【診療經過】
這個病人姓劉,女性,30多歲,是長沙市的一位公務人員。她在春節期間某一天打麻將,從晩上7點一直打到次日凌晨2點,期間一直沒有上廁所。因為當晚她手氣很好,一直贏錢,按照她們的習慣,上廁所恐怕影響手氣,她很迷信這一點,一直憋尿直到牌局結束才衝進廁所。可是解完小便後過一會兒又想解小便,當晚她幾乎沒睡覺,頻頻如廁,總覺得小便未解乾淨。如此小腹脹痛、尿頻、尿不盡,整整2個多月。西醫診斷為「尿路感染」、「膀胱炎」,每天吃藥、打針,並不見好。但是她的小使顏色不黃,解小便時尿道口不痛、無灼熱感,這個女同志的性格很有意思,她說:「我一天到晩老上廁所,心裡好煩躁的,我脾氣一來,乾脆對著干,我就忍著不上廁所,看會怎麼樣?」結果她不上廁所卻出現了尿失禁,把她嚇壞了。仔細問她的症狀,她說自己除了疲倦,沒有其他不適,她自己解釋是因為晩上睡不好覺,所以才疲倦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她的舌淡,苔薄白,脈細,是個虛證,沒有熱象。那是什麼病呢?按照中醫的診斷應是蓄水證,用的是春澤湯,就是五苓散加人參。五苓散化氣利水,人參補氣,吃了10付藥,病就好了。
【簡要闡述】
(1)什麼是蓄水證蓄水證出自《傷寒論》。《傷寒論》中所講的蓄水證是感受外寒,傷了體表足太陽經,表邪未解,寒邪入里,進入足太陽經所在的腑一膀胱,進而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造成膀胱的水液停留。外則表現發熱惡寒,內則表現小便不利,張仲景稱之為蓄水證,用五苓散治療.我為什麼說這個病人也是蓄水證呢?蓄水證者膀胱蓄水也,張仲景所說的蓄水證是外邪入膀胱所導致的,而這個病人是憋尿所引起的,都是膀胱氣化不利而水液內停的小便不利,其病因雖然不一樣,但其病機是相同的。要知,一個好中醫,必須具備兩點:一是強烈的原則性,必須按中醫基本理論分析,按理法方藥系統辨證論治;二是高度的靈活性,張仲景講的蓄水證是寒邪引起的,那其他原因就不能引起蓄水證嗎?就像這個病人,憋尿7個小時,損害了膀胱的正常功能,不也能導致蓄水證嗎?因此,只要病機相同就可以用同樣的方藥治療了。
另外,這個蓄水證很有特點,它有兩個正好相反的症狀:一個是尿頻、尿急,一個是小便自遺。那我們怎麼解釋呢?我們可以從功能上來解釋。小便能否暢通地排泄、正常地收攝,依賴同一個功能,即膀胱的氣化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宣明五氣》說:「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尿。」「不利」就是氣化功能不暢,「癃」指小便點滴而下;「不約」是失去約束的意思,這個病人兩種症狀都有,說明她的膀胱氣化功能失職,所以用五苓散化氣利水;又由於她有明顯的疲乏、舌淡、脈細,是典型的氣虛、所以加一味人參,變成了後世的春澤湯
(2)關於春澤湯春澤湯出自《證治準繩》,就是五苓敞加人參,它的作用是化氣利水、兼補氣虛。我前面不是講過一個五苓散加丹參的醫案嗎?其實當時我就是受了春澤湯的啟發。前人能用五苓散加人參,我為什麼不能用五苓散加丹參呢?其實中醫的思維是一步一步來的。我的一個學生曽很有感慨地說:「我覺得中醫治病的療效真的是有必然性的,並不是偶然性的。」中醫的療效當然是必然性的,如果是偶然性的,那能碰中幾次呢?就像瞎貓捉到死耗子,它一輩子能碰上幾隻死耗子呢?這個必然性在哪裡呢?那就是我們對每個病人都要進行綜合分析,辨證要準確,選方要準確,用藥要到位,說到底就是準確地辨證施治。所以說,中醫的真正功夫就在於辨證施治。判斷一個中醫上工與下工的分水嶺也在於能否辨證施治。我們治療急症也好、治療疑難病症也好,關鍵就在於熟練地運用辨證施治法則,準確地進行辨證施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206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