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侵入身體的5個通道!用它貼肚臍和腳底,排出10年濕毒!
濕氣重,這似乎成了我們現代人的一個普遍問題。然而濕氣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到底是跑到我們身體裡面的?以下是寒濕氣容易進入我們身體的5個主要通道,以及容易引起的症狀:
一、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等症狀。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頸部,注意防寒,夏天一定不能背對著空調吹,空調房裡最好披一條圍巾。
二、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三、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神闕穴,就是肚臍眼。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宮寒,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喜歡肚臍裝的美女注意了,雖然性感時尚,但代價也許是你的健康。
四、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五、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漆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症狀。
寒從腳底起,腳底的保暖一定要做好。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濕氣會產生如下的一些症狀:
1.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2、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3.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4.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衝掉);
5. 眼袋下垂,下身水腫,肥胖,減肥後反彈;
6. 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7. 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8. 舌苔厚白,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9.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還可以宮寒引起痛經、炎症等,男性陰囊潮濕。
10.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
祛寒濕方子:南師養生肚臍貼
關於怎樣祛濕氣,還得綜合性的調理,一是生活和飲食上,儘量一些寒氣容易入侵的方式,比如嗜生冷,夏天喝太多冷飲和冰凍食品,吹空調,露肚臍,吃太多肉而少吃蔬菜等等~
調理方法呢,大家都知道些常見的,比如食療上有薏米紅豆粥,理療的有拔罐,刮痧,艾灸等。
但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南懷瑾大師講法時傳下的一個道家小秘方,雖說是秘方,其實方子都是三味小食材,如下:
桂圓肉
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乾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
艾絨
這是一次的量,方子被收錄在南懷瑾大師的《我說參同契》第54講,有疑慮的讀者可以在網上查閱。
有的朋友指出,這方子有問題,不是桂圓肉,而是肉桂,但肉桂是大熱的中藥,南師推薦的桂圓肉則是食物,適用脾虛腹瀉、失眠健忘、陽虛等症,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肯定是桂圓肉更好。
桂圓也是溫熱性質的,至於花椒和艾絨,就不要說了,都是熱性,這幾味熱性食材加在一起,被身體吸收藥效後,身體熱進寒退,久之自然身體健康。
為什麼貼肚臍呢?肚臍是神闕穴,皮膚比較薄,有很強的吸收和傳導能力,可以吸收藥材是有效成分。
具體怎麼做呢?
把三種食材打爛,睡覺前放在肚臍,用透氣的醫用膠帶貼上。早上起床時再揭掉,不然容易引起上火。貼上後肚臍周圍暖暖的,非常舒服。
另外,大家可以同時貼腳底的湧泉穴,引火下行,同時排濕氣。早上起來後,你會發現貼在腳底的材料,有點潮濕,這正是晚上身體在排寒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身上的寒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祛濕也不是一天兩天能祛盡。這個方子有的人用一兩次就有明顯反應,有的人要用上十多天,希望大家多堅持,不要有什麼顧慮,因為這全是天然食材,退一萬步說,即使無效,不會產生什麼負面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2057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