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喝一種湯 勝過很多藥!
現代人群,由於作息和飲食的不科學、不規律,很多人都會患上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甚至有些人,這三種疾病都會有,就是所謂的三高人群。三高人群一到了冬季,由於氣溫變冷,再加之室內開暖氣,一暖一熱,很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的意外發生,那麼三高人群,在冬季如何保養,如何滋補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三高人群飲食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冬季怎麼喝湯最適宜。讓三高人群安穩過冬。一起來看看吧。
【三高在醫學上的定義】
高血壓系指循環系統內血壓高於正常而言,通常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症。通常是以低於140/90毫米汞柱為正常,而大於等於140/90毫米汞柱為高血壓。因它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故稱「悄悄的殺手」。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它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腦血管病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它發病隱匿,大多沒有臨床症狀,故稱為「隱形殺手」。
高血糖是機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於正常值。是機體內一個獨立存在的病理改變,病變部位在血液,病變性質是血糖代謝紊亂。高血糖的臨床表現,可以有顯性的症狀,如口乾渴、飲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隱性的症狀,無明顯主觀不適。
【三高人群冬季應注意】
三高人群,到了冬季,因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作息,因為,冬季是一年中的結束,在這個時候,如果保養不當,心腦血管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而如果保養得當,反而會改善自己的心腦血管狀況。那麼三高人群在冬季應注意哪些呢?
慢運動
天冷時節,最好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等溫和的養生運動方式。此外,在早晚溫差大、風大且寒冷的時間段老年患者最好不要出門,戶外鍛煉以陽光相對充足時為宜,時間別太長。
食物少油少鹽
保護心腦血管,「限鹽減重」四季要堅持。天冷的時候人容易「管不住嘴」,因此三高人群冬季飲食養生要注意每天的熱量別超標,少吃滷味、醃菜、鹹菜等含鹽高的食物。
防冷、護血管
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春捂秋凍」這句養生老話並不適合。一定要早晚防寒,不要怕麻煩,及時增減衣物。出門時戴好帽子、手套,以防冷空氣突然刺激血管和神經,洗臉、刷牙可以用溫水;晚上起夜時最好披件外衣保暖。
慢節奏
心臟喜歡「慢半拍」,所以三高人群冬季養生「快不得」。做事不要貪多求快,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平常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如果思慮過多,晚上遲遲不睡,也可導致心跳過快、血壓波動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每天一斤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低能量的食物,主要是提供給我們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多吃水果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
穀類為主,有粗有細
穀類食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應保持中國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習慣,這樣可避免歐美發達國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纖維膳食模式的弊端,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將有很大的益處。飲食應「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三高人群冬季這樣喝湯最適宜】
冬季煲湯是最滋補的了,但是三高人群對於煲湯的選擇和做法卻是很有講究的。我們一般認為的一些煲湯方法,是不適宜三高人群的。那麼三高人群應怎麼喝湯呢?
骨頭湯好不好?
我們都知道骨頭含鈣豐富,但其實骨頭湯和補鈣關係不大。不管把骨頭燉多久,那些鈣也很難溶進湯裏;骨頭湯中的脂肪、鹽及嘌呤含量高。所以,總喝骨頭湯,鈣沒補多少,卻可能造成血脂含量增高或引起痛風發作。
奶白色的湯營養更好?
這奶白色的湯,並非高價值的營養物質,其實大多都是脂肪。乳白色的魚湯、肉湯、骨頭湯、鴨架湯、豬蹄湯,都是含有不少油脂的湯,不適宜三高人群食用。
喝湯,別忘了吃肉
肉湯的主要營養還在肉裏呢,喝湯記得把吃湯裏的原料。煮過湯的肉塊魚塊,也可以再次利用,做成一個菜。比如雞胸肉,完全可以把它撕成細絲,加點筍絲、黃瓜絲,用調味汁拌一下,不僅保留了營養,味道也不錯。
湯裏少放鹽
重口味的朋友需要注意,湯裏面的調味料一定要適量,鹽更是需要控製。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老友,過量攝入食鹽的壞處,健康頭條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喝湯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才是。
穀物的粥湯更適合痛風患者
比如稀的小米粥、燕麥粥、玉米碎粥,多加點水,盛出上面沒有米粒的部分來當湯喝,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增加 B 族維生素和鉀,嘌呤含量也非常低。
糖尿病人慎喝粥類的湯
因為粥煮得比較久,澱粉充分溶出,容易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人不要一次喝太多粥湯, 1~2 小碗的量,還是合適的。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適當喝些雜糧粥湯,是有好處的。沒有這些慢性病的朋友,也推薦吃雜糧粥來換換口味。
少喝濃湯和煮得過久的湯
痛風患者不要喝久煮的魚湯肉湯或是海鮮湯,因為這樣的湯裏的嘌呤含量相當高。湯裏的肉可以適當吃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1993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