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看過中醫,40年胃脘痛2劑就好
胃痛,中醫病證名。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病因而引發。胃是主要病變臟腑,常與肝脾等髒有密切關係。胃氣鬱滯、失於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機。西醫學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者,屬於中醫學胃痛範疇。
【治療案例】
劉某,男,遼寧人, 65歲。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近40年。2013年5月3日初診。症見:胃脘痛偶有發作,無噯氣反酸,大便1次/3-4天,質硬,吃寒涼食物則胃痛發作或加劇,舌淡苔白脈緩。辯證:胃寒證。治以化痰理氣、法寒止痛。方用:法夏10g、茯苓20g、浙貝母10g、淡魚古15g、高良姜10g、香附15g、佛手10g、延胡索10g、廣木香後下15g、秦艽後下15g、陳皮5g、甘草6g。7劑。
2013年5月10日2診:胃病大減,排便亦較前順暢,腸鳴,大便1次/日,質稍軟,偶噯氣,胃脹,無反酸,舌淡苔白膩,脈緩。法夏10g、茯苓20g、高良姜10g、香附15g、春砂仁(後下)10g、 白寇仁(後下)10g、川朴10g、 枳實10g、泰艽(後下)15g、陳皮5g、肉蓯蓉15g、郁李仁15g。7劑。
春砂仁
【治療手記】
本案患者女兒在廣州工作,冬天遼寧省天氣寒冷前來廣州過冬,時值5月廣州天氣漸熱,欲返回東北。此時胃痛發作,慕名前來就診。本案抓住「吃寒涼食物則胃痛發作或加劇,舌淡苔白脈緩」症狀,辨證胃寒證。治以化痰理氣、祛寒止痛。方用良附丸加味。共2診即治癒困擾幾十年的胃病。據患者所言,患者此前從未服用過中藥煎劑,臨床常見到這一現象:即從未服用過中藥的患者,若辨證準確,用藥精當,療效優於經常服用中藥的人。
今天的中醫小知識先說到這裡,我們將會陸續推出更多的中醫小知識。微信關注「Dr_BQG」,會有更多的健康資訊和名中醫的義診信息提供!
本文案例出自彭勝權著述的《彭勝權 臨證思辨錄》。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一名老中醫幾十年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位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190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